【馬英九世紀訪陸】回歸民族基調!對日抗戰讓「國共」變成「我們」

前總統馬英九8日參訪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圖/馬英九基金會提供
前總統馬英九8日參訪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圖/馬英九基金會提供

前總統馬英九二度訪陸之旅,來到第三站北京,一開始就去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及七七事變的發起地盧溝橋。值得注意的是,致詞時他表示,現在的年輕人多半不知道,當年「我國」到底為二戰勝利與世界和平做出了多大的貢獻。

馬英九在大陸用了「我國」的字眼,聽在獨派人士的耳中,大概又要大做文章。但回到87年前的時空,當時國共兩黨攜手共禦外侮,對外就是「一個國家」,對內就是「我國」,就是「我們」,哪有人在分黨派?馬英九這樣講,完全正確。

此次馬英九要站在中華民族的立場發聲,這個基調應該是很明顯的了。此行首站廣東,他多次引用孫中山的言論,提及「113年前清朝積弱不振、國父反清建國」,要讓兩岸回到國共之爭「之前」的、中華民國這個國家締造的起源;第二站陝西,他特地參加了「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提醒兩岸有共同血緣的事實;今日他來到七七事變的發起地盧溝橋,則是希望提醒兩岸,在共同的敵人面前,為了家國大義,國共曾經摒棄前嫌,浴血奮戰。

馬英九更指出,「無論在大陸還是台灣,兩岸人民都曾被日本軍閥欺凌迫害,傷亡慘重。」沒錯!日據時期,台灣是殖民地,是被日本侵略的受害者,但現在民進黨執政下的國小社會科教科書,卻盛讚日本人八田與一建設的烏山頭水庫和嘉南大圳,不提清朝就已經有的瑠公圳、曹公圳和八堡圳,更不提嘉南大圳灌溉的稻田和甘蔗,是用來孝敬日本,剝削台灣農民;中學歷史課本稱日本為「母國」,讚揚日本統治下台灣社會守秩序了,文明了,不提日本據台時期的血腥統治,「慰安婦」三個字在課本中徹底消失。這真是徹底的價值錯亂。

歷史是一面明鏡。站在歷史制高點,我們看到,即使是對日抗戰時期那麼艱難,國共兩黨都沒有向外國勢力低頭;相較之下,今日的台灣執政黨言必稱「愛台灣」,卻攀附美、日,台灣的主體性在民進黨的統治下付之闕如。台灣民眾真的要好好想一想,誰才是「我們」。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