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世紀訪陸】武統變飯桶  人民日報頭版連3日報導馬習二會

10日馬習二會後,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連續3天在頭版刊出相關新聞及評論。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岳表示,馬習二會再次證明交流對於兩岸和平最有用,馬習二會後,大陸官媒都是「堅定」地宣傳「中華民族」,看不見「武統」的字眼,讓武統變飯桶;馬習二會後,「融合發展」已經成為新時代中共對台的行動指南。

張五岳在「馬習二會與兩岸關係」論壇上指出,馬英九去年訪陸時,《人民日報》只有3篇報導,央視只有1則報導,但馬習二會後,當晚7點的「新聞聯播」第一條新聞就是馬習二會;《人民日報》11日在頭版報導馬習二會新聞,12日在頭版刊出兩岸學者、在陸台青對馬習二會的正面評論,13日更在頭版刊出「本報評論員」文章,顯示出北京對此次馬習二會的高度重視。

題為《把握兩岸關係大局,續寫中華民族歷史新輝煌》的「本報評論員」文章強調,馬習二會是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二十大後首次會見台灣同胞並發表重要講話;講話的重點包括:兩岸同屬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反獨促統;增進兩岸同胞利益福祉;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攜手同心實現民族復興;對兩岸青年的關心關愛和殷切期許;習近平的談話為當前兩岸關係注入穩定性和正能量,對兩岸關係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和深遠影響。

評論接著論述「中華民族」的概念,由於兩岸有共同的血脈、共同的文化、共同的歷史,因此,「兩岸同胞都是中國人,沒有什麼心結不能化解,沒有什麼問題不能商量,沒有什麼勢力能把我們分開」。

對於馬英九向習近平提到的「雙方都應該重視人民所珍惜的價值與生活方式」,評論回應稱,制度的不同,改變不了兩岸同屬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客觀事實,而且就像習近平說的,「只要不分裂國家,只要認同兩岸都是中國人、一家人,兩岸同胞完全可以坐下來,就家裡人的事先接觸交流起來」。

對於馬英九表示,「兩岸的年輕人代表中華民族的未來,能夠在人生較早的階段建立友誼,一定可以為兩岸永續和平繁榮打下更為堅實的基礎」,評論回應,青年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兩岸青年好,兩岸未來才會好。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