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長潘文忠今天(17日)赴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專題報告「教改30年廣設大學及技專升格如今面臨整併退場之問題及對策」並備質詢。國民黨立委柯志恩表示,1994年教改大遊行4項訴求中最糟糕的就是「廣設高中大學」,現在產生嚴重結果;學習本來就要付出代價,當年的錯誤口號「快樂學」導致現在學生的「安樂死」。
國民黨立委洪孟楷表示,教育部今天提的報告,其實大部分的問題和挑戰都在講少子化,但教改當年就有人提醒,「廣設高中大學」政策要注意到少子化的問題。此外前中研院長認同李遠哲自認被追打教改議題,就是因為2000年他支持民進黨,潘文忠能認同這種說法嗎?過去這30年教改到底給台灣帶來甚麼?有留下任何正向的東西嗎?潘文忠表示,小班小校是有達到的,過去他擔任國小教師時一班高達64人。
柯志恩表示,教改最大災難就是「廣設高中大學」,當時希望降低學生學習壓力,有一個很有名口號就是讓學生「快樂學」,擔任多年大學教授的柯志恩說:「我必須說,根據我的經驗,學習沒有所謂的快樂,讀書是要付出努力和代價的,『快樂學』的結果就是『安樂死』!」
柯志恩說,今年因為是教改30年,很多人去問前中研院長李遠哲的看法,結果李遠哲認為「碩博士滿街跑不是我的錯」、「廣設大學跟他無關」,但教改失敗跟李遠哲完全無關嗎?前總統李登輝還曾說過:「台灣失業率高,就是因為教改失敗」、「李遠哲該為教改負責」。
柯志恩說,事實會說話,1994年9月21日教改諮議會成立,李遠哲主持的第一次委員會議,他一言九鼎,提出2項重大建議:第一,高中、高職比例從3比7提高到9比1,甚至還建議取消比例限制;第二,應將部分專科改為科技大學。此外2002年時李遠哲在「全國教育發展會議」講台上公開主張廣設大學。這些都造成現在高等教育M型化的後果,持平而論台灣的教育問題不能全怪李遠哲,但是李遠哲責無旁貸。
柯志恩說,當時說「人人上大學、一縣一大學、技專拚升格」,根本就是非常民粹。1994年教改年,大學僅23所;到2021年大學暴增到 126所。現在是技職老師都去拚升等,這樣會增加學生競爭力嗎?大學生人數從1994年30萬、2016年100萬人到2023年81萬人;但1994年出生人口數是32.6萬人,2023年降到13.5萬人,請問未來還剩幾所大學可生存?
潘文忠表示,目前教育部沒有這方面的推估,不過教育部現在很緊密在管控各大學財務和教學品質,希望能夠持續面對國際競爭壓力及少子化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