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患問題難解 那瑪夏水蜜桃逾2成被獼猴亂採咬爛

果園隨處可見被猴子濫採的套袋水蜜桃丟得滿地。圖/那瑪夏區代表盧林秀英提供
果園隨處可見被猴子濫採的套袋水蜜桃丟得滿地。圖/那瑪夏區代表盧林秀英提供

今年(2024年)因為氣候異常,已陸續傳出包括西瓜、芒果、荔枝、龍眼與文旦面臨歉收,高雄那瑪夏區正值水蜜桃產季,也因為氣候異常導致產量驟減,而果農們還面臨另外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當地持續多年的猴患。
那瑪夏水蜜桃水分多又甜,4月中到5月底是產季,每年都吸引不少民眾搶購,但今年因氣候異常減產,且一到採收季就有大批猴群搶食,這些聰明的猴子動作敏捷,漿果農已經套袋的水蜜桃隨意摘採,大部分啃咬兩口就隨處丟棄,果園地上到處可見被丟棄的桃子,讓果農欲哭無淚。

種植水蜜桃的那瑪夏區代表盧林秀英指出,從種植第3年開始就有猴子偷吃水蜜桃,之後就一直無法有效防治。猴子一旦得手還會呼朋引伴,變成一整群猴子一起來吃,且猴子相當聰明,會自行撕開水果的包裝袋偷吃。另外,自家種的筍、南瓜、梨子等幾乎全遭受猴害,長久來不堪其擾。

盧林秀英說,為防治猴害農民做過不少努力,像是在果園放狗守衛、或設置一些誘餌,但猴子相當聰明,總是能找出因應對策,至今仍無有效解法。

盧林秀英坦承,猴子相當聰明,總是能找出因應對策,至今仍無有效解法。圖/那瑪夏區代表盧林秀英提供

盧林秀英坦承,猴子相當聰明,總是能找出因應對策,至今仍無有效解法。圖/那瑪夏區代表盧林秀英提供

農業部的資料顯示,那瑪夏水蜜桃生產面積約40公頃,今年產量原本預估160公噸,產值超過3000萬元,卻因年初冷熱交替,開花受損,減產30%至40%。盧林秀英表示,今年自家種植的水蜜桃至少被猴子吃掉2成,她感嘆果農都是靠天吃飯,對於猴害始終苦無對策,希望相關單位能有好的方法。

高雄市農業局表示,台灣獼猴在田間對農作物收成造成損壞,影響農民收益一直是農民的痛,為防治台灣獼猴,農民多採放鞭炮、噪音、加高圍籬等措施,但防治效果對具學習能力的獼猴有限。目前防止獼猴及其他野生動物危害,以架設「電圍網」為最有效防治方式,高雄市農業局輔導補助農民架設電圍網,至112年已累計補助48案場,架設後猴害農損已不到原先1成。農業局提醒,人為餵食會提高猴群的存活率跟生育率,讓猴群數量變得更難控制。請民眾勿餵食獼猴,凡在公告禁止區域內餵食獼猴,不需經過勸導,可直接處新臺幣5千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鍰。 

盧林秀英則坦言,雖然高市府農業局有建議使用電纜或電網防治,但部分果園位處山坡地不好搭建電網,或是沒有電線可接到果園,且裝設電纜花費對農民也是負擔,希望有關單位能提出有效對策。。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