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專論】520就職典禮不夠莊重也缺乏創意

紙風車劇團製作了一個超大的充氣「雨馬」。圖/陳思豪攝
紙風車劇團製作了一個超大的充氣「雨馬」。圖/陳思豪攝

劉新圓/樂齡學習中心兼任講師

今年的520總統就職典禮表演節目,以「共織台灣,民主前行」為主題,在總統府廣場盛大舉行,從上午9點半開演,一直到中午12點結束。

本來擔心會像8年前蔡英文就任時,安排類似白色恐怖的行動劇而引起爭議,幸好9段節目都沒有涉及意識型態,幾乎都以歌舞形式,歡天喜地、熱熱鬧鬧地順利表演完畢。

就職典禮給人莫名不適與空虛感

然而,熱鬧歸熱鬧,卻予人一股莫名的不適與空虛感。最奇怪的是,節目結束之際,看到樂儀隊邊演奏邊進場,竟鬆了一口氣。明明以前覺得無聊又呆板的鼓號演奏,為什麼反而更親切呢?

可能的原因之一,是節目的規劃已經呈現了「創意疲勞」,尤其後半段的表演,都是翻唱流行歌曲,同質性太高。類似的模式重覆太多,無形中變成了一種弔詭的樣板,就算水準頂尖,也難免枯燥乏味。

既然是總統就職典禮,那麼呈現台灣特色必為重中之重。從台灣老歌《望春風》、《綠島小夜曲》、《燒肉粽》,羅大佑寫的《童年》、《野百合也有春天 》,到張雨生的成名曲《我的未來不是夢 》、葉啟田唱紅的《愛拼才會贏 》等等,每首都堪稱經典。可惜幾乎用罐頭音樂伴奏,與KTV相差無幾。

或許因為場地太大,獨唱易嫌冷清,所以往往聊備一格地搭配學生群舞。美其名叫青春熱舞,實為非專業的套路,又略顯雜亂,缺乏驚奇變化,看多了難免膩味。

媒體報導,紙風車劇團製作了一個超大的充氣「雨馬」,非常吸睛。主持人介紹,這是客家意象,劇團也表演客家歌舞,圍繞著雨馬遊行。然而,身為客家人,只見過農村的「布馬」陣,從沒聽過什麼雨馬。搜尋網路才發現,原來是新任文化部長小野在2021年的創作。

「布馬」陣、「雨馬」那個代表客家文化?

到底雨馬能否當作客家文化的代表,或有爭論,但倒數三個節目的第一首歌曲,《科學小飛俠》、《愛你一萬年》和《媽媽請你也保重》,卻全是日文歌翻唱。早期資訊不發達,誤把源自日本的《黃昏的故鄉》及源自德國的《我是隻小小鳥》當成本國曲,或許情有可原。但如今透過網路,很容易查到作曲者。主辦單位不是不用心,就是故意為之。

也許大會怕創意不足,便安排了「台饒」,兩名年輕男子各穿黑白服裝,形象叛逆地唱台式饒舌歌,但穿插的英文卻赫然出現極為不雅的「fxxk」,不免令人擔心,現場國際貴賓聽了作何感想。

遙想2000年阿扁的就職典禮,阿妹演唱國歌,有專業的交響樂團現場伴奏,氣氛隆重,又令人耳目一新;還有鄒族原住民演唱他們特有的多聲部合唱,莊嚴肅穆,且富含台灣自然的生命力,更讓世人見證南島音樂的豐富。可是今年的總統就職典禮,原住民只見刻板印象的服裝,他們的美妙音樂卻沒有好好發揮,交響樂團更是不見蹤影。

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最後整齊劃一的樂儀隊進場,反而很順眼了。雖然沒什麼創意,但至少隆重、專業,符合就職典禮該有的調性。活潑、親民的節目無可厚非,但好歹要有創意、夠有趣。假如內容乏善可陳,甚至逾越了基本禮儀,恐怕就要貽笑國際了。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