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黑鮪魚季報到!多種料理方式盡顯美味

每年4到6月是太平洋黑鮪魚盛產期,圖為琉球籍漁船「安穩發8號」4月捕獲的今年屏東「第一鮪」黑鮪魚。中央社
每年4到6月是太平洋黑鮪魚盛產期,圖為琉球籍漁船「安穩發8號」4月捕獲的今年屏東「第一鮪」黑鮪魚。中央社

每年4到6月是太平洋黑鮪魚盛產期,農業部漁業署今天(3日)舉辦「黑鮪魚季正對時,產品多元利用」黑鮪魚行銷推廣記者會,鼓勵國人響應「食當季、吃在地」。

漁業署表示,太平洋黑鮪魚盛產期是每年母親節前後,象徵大海母親的恩賜。黑鮪魚不同部位有不同料理方式,如肚肉是生魚片極品、背肉可乾煎、下巴適合香烤、邊角料則可加工製成罐頭做成沙拉等,發揮最大價值。記者會現場,農業部政務次長黃昭欽、漁業署署長張致盛也和主廚一同示範鮪魚沙拉、鮪魚排、鮪魚麻油麵線等佳餚。

目前正是鮪魚季,鮪魚各個部位都有不同的料理方式。圖/農業部漁業署提供

目前正是鮪魚季,鮪魚各個部位都有不同的料理方式。圖/農業部漁業署提供

漁業署表示,鮪魚的DHA、EPA含量是魚類之冠,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熱量的特色,是優質的蛋白質來源。端午連假即將到來,民眾可以到屏東東港及小琉球、台東新港或宜蘭蘇澳等黑鮪魚三大產地一遊,品嘗當季鮮味;亦可至農漁會超市等實體通路,或是漁會網路商城、買魚去等電商平台購買黑鮪魚商品,漁會網路商城也提供農會超市、超商取貨服務。

漁業署指出,我國訂有「太平洋黑鮪漁撈作業管理辦法」,要求鮪釣漁船須取得捕撈許可,鮪釣漁船並裝設船位回報器,漁獲黑鮪時需立即通報,魚體並應綁附標籤,並實施漁獲證明書制度,以掌握每隻黑鮪漁獲來源、漁獲位置等,落實責任制漁業,維護海洋環境及生態永續,也達成我國對國際間的承諾。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