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打臉經濟部長!核三不是想備援就能備援

近來產業界對核能使用討論熱絡,經濟部長郭智輝(右三)日前提及核電廠延役必須受到法規規範。圖/中央社
近來產業界對核能使用討論熱絡,經濟部長郭智輝(右三)日前提及核電廠延役必須受到法規規範。圖/中央社

經濟部長郭智輝上周與媒體茶敘,提到「未來數年電都夠用,但2027年後若人工智慧(AI)發展出現爆發性成長、用電需求陡升,會擴大再生能源發展,同時將核三做為備援」。不過核能專家提醒,一旦機組進入除役流程,便很難於短時間內重啟,當然也就不可能成為郭智輝口中的備援。

長期關注核電的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特聘教授葉宗洸對《梅花新聞網》表示,經濟部長所謂的「不缺電」說法源於台電。根據台電資料,今年到明年新增機組裝置容量是833.3萬瓩,除役機組裝置容量是597.2萬瓩,因此從系統容量來看,新增高於除役容量甚多,確實沒有「電不夠用」的問題。

問題是,今、明2年規劃的電力系統裝置容量充裕,不代表電力足夠。葉宗洸說,規畫中的新增機組都是燃氣機組,而現有天然氣接收站(一接與二接)已無法再擴充營運量能,新設天然氣接收站(三、四、五接)工程延宕,皆未加入營運。而台電的短期解方僅有:第一,麥寮一號機延役至明年底;第二,興達三、四號機今年底停轉不除役,改為備用機組。這兩個方案都是燃煤機組延役,照講如果真的供電無虞根本不必這樣安排。

另外眾人關切的耗電AI產業,郭智輝表示「會以擴充再生能源因應,其中的關鍵考量自然是無碳電力」。葉宗洸表示,郭智輝講的彷彿是未來才會發生的事,但眼前包括台積電、日月光等半導體產業的擴廠與擴產,以及電動運輸載具數量的持續增加,都將導致全台用電量大增,不用等到2027之後或是未來的用電巨獸AI產業。且再生能源無論風電或光電都高度受制於不可控的天氣,但AI與半導體產業需要「穩定」用電;比較可靠的水力與地熱,目前水力發展已飽和、地熱開發近乎停滯,因此郭智輝所謂的「無碳電力」,除了核電幾乎沒有其他替代方案。

葉宗洸強調,郭智輝說「核三當做備援」,但他要提醒郭智輝,要重啟「執照到期但做為備用」的核電機組,必須先申請執照更新,接著要有必要的安檢與測試,並取得管制機關的延役許可等3個步驟,機組財能保持停機待命並等待重啟運轉。若是機組已經進入除役流程,便很難於短時間內重啟,當然也就不可能成為郭智輝口中的備援電力。

葉宗洸表示,夏季用電高峰將至,加上景氣回溫,或許今年就會出現全台用電量飆升。經濟部應該先解決眼前問題,才能讓民眾安心。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