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慶祝「102周年校慶」,不過事實上台師大正確校齡應該是78歲而不是102歲;該校退休教授周中天表示,台師大逕自把自己的校齡增加了24歲,也就是加入日據時期專供日人子弟就讀的「台灣高等學校」校史,目的是「去中國化」,一個培育師資的大學,卻不能用學術的程序去證明自己的家譜,反而要去變成「別人的兒子」,很丟臉。
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台灣因急切需要培養大量中學師資,1946年6月5日,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成立具有大學位階的「台灣省立師範學院」,負責培育中等教育師資;1955年師範學院改制為「台灣省立師範大學」;1967年升格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但為何78歲的台師大突然變成102歲?因為2019年校方開了校務會議之後,納入了創立於1922年的台北高等學校。
台北高校是日據時期「日本人限定」
周中天近日在《梅花新聞網》刊登〈台灣師大憑空虛長的24年校史(https://www.i-meihua.com/Article/Detail/8441#google_vignette)〉一文,他對《梅花新聞網》表示,日據時期台灣有很多學校,像是台北州立台北第一中學校(建國中學前身)專收男生,台北州立台北第一高等女學校(北一女中前身)、「台灣總督府國(日)語學校第三附屬學校(中山女高前身)」專收女生。但是有一所「台北高等學校」,位置在台北市和平東路一段,也就是目前台灣師範大學校址,非常特殊,因為它只收日本人及極少數台籍學生,且當時該校是唯一一所畢業生可以直升「台北帝國大學(台灣大學的前身)」 的中學,類似貴族學校,故總統李登輝、總統府前資政辜寬敏都是台北高等學校的畢業生。
周中天說,1945年國民政府來台,希望成立師範學院,但是沒有場地,最後選種台北高等學校的校舍。當時台北高等學校的日籍師生都回日本,剩下的極少數學生被編入國民政府辦的台北高中,因為要做師範學院,所以台北高中幾年後也停辦。換言之,師範學院完全是一所國民政府成立的、新的學校。
周中天說,日據時期延續下來的學校當然有,像台灣大學日據時期叫做台北帝國大學,國民政府來台繼續辦下去,沒有停辦;成功大學日據時期叫做台南工學院,沒有停辦;以及前述的建中、北一女、中山女高等。這些沒有斷的學校都沒有話說,但是台北高等學校是全部人都走了,人去樓空,就地解散。後來成立的師範學院用的是這裡的房舍和設備,「等於說原來公司搬走,後面有公司租辦公室,兩個公司是前後任房客的關係,怎麼會說租了這個辦公室就等於把前一個公司承接下來呢?」
「只是前後任房客關係」
周中天說,台師大2019年校務會議決定,把之前台北高等學校的24年校史移花接木接過來,這根本是政治正確,也是明晃晃的「去中國化」,因為台師大不希望延續國民政府的歷史,而希望延續日本的歷史,於是把自己變成是日據時期的學校。
周中天說,其實台師大前校長張國恩曾經委託台師大歷史系教授、同時也是台師大文學院院長吳文星調查此事,當時還成立研究委員會,訪談在世的耆老,包括老師、學生、職員等。吳文星的結論是台師大與台灣高等學校,兩校完全沒有關係,但不知為何張國恩並沒有正式公布該結論。
為何張國恩要做此研究?「這是個老故事了,」周中天說,20多年前,台師大有一些本土意識很強烈的教授,主張台師大校史要從日據時期算起,他們沒有經過學校的同意,自己組了一個委員會,還去找資料,做出「台師大是日本人創立」的結論,但是這個結論沒有法源依據。校內另有一派主張「台師大1946年創立」,這一派人數多,兩者相持不下,所以張國恩才請吳文星來主持,且吳文星是台灣史專家,這樣做也最客觀。
周中天說,台師大校內紅樓是日據時期蓋的,經歷百年,保存完好,一個裂縫都沒有,可見當時日本當時為了照顧自己子弟,建材、工法都非常講究。
校方「去中國化」以討好當政者
台師大此舉是為了討好辜寬敏、李登輝等特定政治人物嗎?周中天說,他認為不是那麼簡單。現在台灣政治氛圍「去中國化」,舉例來說,過去讀中國史是三皇五帝夏商周一脈相承下來;但108課綱裡已經不是這樣教,國中歷史課本把清朝叫做清帝國,表示它是另一個國家。民進黨講「台灣400年」,認為台灣歷史從荷蘭人開始。人都會被語言影響,執政者的史觀認為清朝是外國,國民政府也是外國,日本才是執政者的母國,所以最根本的問題是執政者的史觀。
周中天說,2019年之後台師大做很多宣傳,說台師大是「百年老校」;年輕學生也不察,跟著辦活動,又熱鬧又開心。同時是台師大校友的周中天說,2022年台師大要慶祝「百年」校慶,有校友投書媒體、或在自己臉書發表意見,還有海外校友比較激烈,去告台師大校長偽造文書,但主流媒體都沒注意,不了了之。
周中天說,他個人認為此事還不到法律層面,但是歷史就是歷史。可悲的是台師大是一個大學,還是一個培育老師的大學,卻不能用學術的程序去證明自己的家譜,要去變成「別人的兒子」,一個大學帶頭這樣做,很丟臉。
周中天說,哈佛、牛津等國外名校動輒幾百年歷史,大陸北京大學、北京清華大學校史也上百年,校友都與有榮焉。為自己的家庭、為自己的學校感到光榮,這是好事,但條件是「這必須是真的」,不能捏造。他擔心這段歷史如果不管,以後都沒人記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