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產在陸已失競爭力 制裁恐加速台商撤離

大陸電動車揚名國際,台商未能打入供應鏈。(新華社)
大陸電動車揚名國際,台商未能打入供應鏈。(新華社)

大陸確認台灣對大陸產品採取貿易壁壘,後續經濟制裁台灣承受得住?為此,藍綠總統候選人進行交鋒,而據學者研究,近年來,台灣對大陸的出口依賴度確實在下降,這是因為傳統產業在大陸失去競爭力,大陸若對台經濟制裁,恐加速台商撤離。

大陸商務部日前確認台灣採取貿易壁壘後,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即批評,民進黨政府曾說過ECFA是糖衣毒藥,這幾年執政卻把ECFA當作大補藥,兩岸貿易依賴度非常高,111年出口貿易對大陸順差約1500億美元,台灣總體順差才500億美元,如果沒有ECFA,對台灣經濟傷害會多大?

經濟部隨即回應稱,近年來,ECFA早收清單項目對中出口金額持續降低,今年1至11月僅有140億美元,推估全年的金額將會回到2010年的大約153億美金左右的水準,正是ECFA早收清單生效之前的情況。經濟部表示,這與台灣持續分散市場,中國經濟復甦趨緩,以及中國包括石化業在內的業別產能過剩,早已成為紅海市場有關。

台灣對大陸的貿易依賴度(特別是出口占比)確實在蔡英文第二次執政後逐漸下降,但主要是台灣產品,特別是傳統製造業在大陸失去競爭力。

根據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大陸)研究所副研究員兼副所長吳佳勳的研究,2023年台灣對陸出口占比持續走低,2021年為28.2%、2022年為25.3%,2023年1至9月則降至21.9%;但自2018年美中貿易戰後,台灣對陸出口產品別有集中於「積體電路」的現象,IC占台灣對陸出口比重由2018年的31.51%,到2022年升至47.52%。

即使是疫情解封後大陸經濟成長趨緩,2023年1至9月,IC占台灣對陸出口比率仍持續增加,達48.32%。

台灣IC出口大陸占比不降反升,反映的是非IC的傳統產業在大陸正失去競爭力。吳佳勳說,「中國推動自主供應鏈,台商優勢逐漸消失。」

就以大陸新興的電動車產業為例,龍頭企業比亞迪為追求供應鏈自主,布局電動車3大關鍵零組件電池、電機與電控,尤其是磷酸鋰鐵電池,其產能與市占率已躍升全球前3,僅次於寧德時代,與韓國LGES齊名。

比亞迪自行研發的刀片式電池,優勢更勝傳統鋰電池,連特斯拉德國工廠也開始使用來生產Model Y,這是特斯拉首次採用比亞迪電池。瑞銀證券研究指出,比亞迪一款名為「海豹」的新能源車,75%零件都是比亞迪自產,總成本比上海生產同級別特斯拉Model 3要低15%。目前台灣電動車零組件廠主要是依附特斯拉,跟大陸電動車產業鏈並不密切,因此,也吃不到太多大陸訂單。

吳佳勳推測,短期而言,若台灣大選過後兩岸政治氛圍未有改變,則兩岸經貿持續降溫幾成定局,預期2024年1月我方大選前夕,陸方可能藉貿易壁壘調查之名,宣稱台灣違背WTO規則進而對台灣部分產業採取貿易報復措施。

長期來看,吳佳勳認為,影響兩岸經貿走向的重要關鍵,取決於美中關係張力,若美中科技競爭持續,中國被迫朝「內循環」發展,強化科技自主與本土供應鏈,加快國產替代進口策略。

如此一來,吳佳勳認為,台商將面臨二種選擇:一是為維繫大陸市場而赴陸投資,就近服務陸資客戶需求「in China, for China」,此類台商未來將融入中國大陸內需市場,成為紅色供應鏈之一環;另一種選擇則是加快轉移生產基地或分散目標市場,從而與中國大陸供應鏈漸行漸遠。

吳佳勳指出,無論上述何種模式,都將實質削減兩岸經貿,未來兩岸經貿加速分流已成重要趨勢,預期明年過後兩岸經貿會迎來新的轉折。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