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漁食把關  國原院「海水氚及生物氚試驗場」啟用

國原院「海水氚及生物氚試驗場」現場室內養殖設備導覽。圖/國原院提供
國原院「海水氚及生物氚試驗場」現場室內養殖設備導覽。圖/國原院提供

日本福島含氚核污水從去年至今已排放6次,國家原子能科技研究院昨天(20日)啟用「海水氚及生物氚試驗場」,測試我國本土海水生物的含氚生物累積效應,包括核安會、食品藥物管理署、水產試驗所、氣象署等皆派代表參加。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ALPS含氚污水從去年至今排放6次,預計將持續排放30年。國原院表示,為確保我國食用海生物的輻射安全,政府跨部會整合了核安會、國原院、國海院、氣象署、食藥署、輻射偵測中心、水試所等,執行為期4年的「國家海域放射性物質擴散預警及安全評估應對計畫」,加強全方位海域輻射監測、開發放射性物質海域擴散預報系統、海域生態輻射影響評估、建立跨部會應對流程。
國原院化工所於低放射性廢棄物處理廠區域內,設置室內「海水氚及生物氚試驗場」,於本月5日上午9點將氚核種投入養殖系統內,開始長達1年的海水魚含氚海水養殖試驗,研究海水生物體內無機氚(TFWT)及有機氚(OBT)生物累積效應,確認我國本土海水生物生存於含氚海水中的累積代謝參數。

國原院表示,透過國原院化工所養殖試驗場,分析在與日本福島電廠排放相同氚濃度的海水養殖條件下,驗證不同國家、不同魚種的氚生物累績效應差異,未來可透過海水或海生物的氚濃度分析,評估、確認台灣周遭海洋或海水生物是否遭受海水中氚的影響。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