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國家統計局今(20日)公布2025年前三季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初步核算,全國國內生產總值(GDP)達101兆5036億元(人民幣,下同),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2%,整體延續「穩中有進」格局。官方強調,在外部不確定性加劇、內部轉型壓力並存背景下,中國經濟仍能保持中高速增長,顯示「強大韌性與內生動力」。
GDP破百兆 高技術產業貢獻顯著
統計局數據顯示,前三季第一產業(農林牧漁業)增加值5兆8061億元,增長3.8%;第二產業(工業與建築業)增加值36兆4020億元,增長4.9%;第三產業(服務業)增加值59兆2955億元,增長5.4%。
季度表現方面,第一季GDP同比增長5.4%,第二季增長5.2%,第三季略放緩至4.8%;從環比看,第三季增長1.1%。
大陸國家統計局指出,今年以來各地貫徹「做強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方針,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支撐了宏觀經濟的整體穩健。工業、服務業、消費及新動能均有亮點,特別是高技術製造、現代服務業及新能源相關產業成為主要增長支柱。
農業豐收在望 畜牧業穩定支撐
農業生產方面,前三季農業(種植業)增加值增長3.6%。全國夏糧與早稻總產17825萬噸,比上年增長0.1%;秋糧生產總體穩定,全年糧食「再獲豐收」可期。
畜牧業產量維持穩健,豬牛羊禽肉總產量7312萬噸,同比增長3.8%。其中豬肉增長3.0%,禽肉增長7.2%,唯獨羊肉減少4.3%。第三季末生豬存欄達43680萬頭,出欄52992萬頭,均呈正增長。官方稱這為物價穩定與農村收入成長提供了支撐。
工業回暖 高技製造成增長引擎
據統計,前三季,全大陸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2%。其中製造業增長6.8%,高於整體工業水準。裝備製造業與高技術製造業分別增長9.7%與9.6%,成為主要動能。
具體產品中,3D打印設備、工業機器人與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分別激增40.5%、29.8%、29.7%。
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5%,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回升至49.8%,顯示企業預期改善。統計局表示,政策刺激與內需回暖促進產能恢復,工業企業1至8月實現利潤總額46930億元,年增0.9%,結束連續下滑局面。
服務業穩中向好 資訊科技領跑
服務業仍為大陸經濟最大「壓艙石」。前三季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4%,其中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增長11.2%,租賃與商務服務業增長9.2%。9月份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5.6%,相關企業營收持續上升。
金融、通訊與郵政等領域保持高景氣,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達50.1%,業務活動預期指數56.3%。多數新興服務行業(如郵政、貨幣金融服務、衛星傳輸)指數均位於60%以上的高位景氣區間,反映數位經濟持續拉動整體增長。
消費持續回暖 線上零售近一成增幅
內需表現穩健,前三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兆5877億元,同比增長4.5%。城鎮與鄉村消費均有增長,後者略高於前者。餐飲收入4兆0989億元,增長3.3%;商品零售32兆4888億元,增長4.6%。
在限額以上零售中,體育娛樂用品、金銀珠寶、家電傢具與通訊器材銷售增勢強勁,其中家電與音像器材類增長高達25.3%。
政策層面,「以舊換新」與綠色消費補貼明顯帶動家電及汽車銷售。全國網上零售額達11兆2830億元,年增9.8%,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佔比升至25%。服務型消費亦加速復甦,文化休閒、旅遊與交通出行服務類零售額均實現中高速成長。
投資結構調整 房地產仍承壓
前三季,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37兆1535億元,同比小幅下降0.5%;若扣除房地產開發投資則增長3.0%。
其中製造業投資增長4.0%,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1%,房地產開發投資則下降13.9%。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銷售額分別下降5.5%與7.9%,顯示房市仍在調整期。
不過高技術產業投資仍亮眼,信息服務業投資增長33.1%,航空航天設備製造業增長20.6%,顯示新興產業資本流向加速。民間投資整體下降3.1%,但若排除房地產因素,則回升至正增長2.1%。
物價持平略降 CPI微跌0.1%
前三季度,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下降0.1%,主要受食品與能源價格走弱影響。食品煙酒價格下降0.8%,交通通信下降2.8%,但衣著、居住及教育文化類均維持小幅上漲。
9月CPI同比下降0.3%,環比上漲0.1%,核心CPI上漲1.0%,漲幅較前月擴大,顯示內需溫和回暖。
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2.8%,降幅收窄,顯示上游原材料成本下行壓力緩解。分析人士指出,價格穩定有助貨幣政策保持寬鬆,為投資與消費創造空間。
外貿保持增長 一帶一路貢獻突出
前三季,大陸貨物進出口總額33兆6078億元,同比增長4.0%。其中出口增長7.1%,進口微降0.2%。
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7.8%,佔全國比重升至57%,展現外貿活力。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貿易增長6.2%,機電產品出口增長9.6%,佔出口總額六成以上。
9月當月進出口總額達4兆0436億元,同比增長8.0%,其中出口增長8.4%、進口增長7.5%,創年內新高。
就業形勢穩定 農村勞動力微增
前三季,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5.2%,9月下降至5.2%,外來勞動力失業率為4.9%,農業戶籍外來勞動力為4.7%。
全國企業就業人員周平均工時48.6小時,外出務工農村勞動力達19187萬人,同比增長0.9%,顯示勞動市場基本穩定。
此外,前三季,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509元,同比名義增長5.1%,實際增長5.2%。
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991元,實際增長4.5%;農村居民收入17686元,實際增長6.0%,增速明顯快於城鎮。
從收入構成看,工資性、經營性與轉移性收入均保持5%以上增長,居民收入中位數27149元,同比增長4.5%。
統計局:經濟穩中有進但仍有挑戰
大陸國家統計局發言人指出,前三季度中國經濟能在多重壓力下保持5.2%的增速,「殊為不易」。發言人強調,經濟增長、就業、價格、國際收支等宏觀指標均保持在合理區間,高質量發展成效持續顯現。
不過也坦言,外部不確定性仍多,內需基礎尚需鞏固。下一階段,官方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落實更積極的宏觀政策,重點在於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持續推動經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