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敲定貿易安保協議 美批准韓建造核潛艇擴大核燃料再處理權

韓國總統李在明在臨時記者會中宣布已敲定韓美貿易安保協議。圖/取自MBCNEWS《YouTube》官方頻道
韓國總統李在明在臨時記者會中宣布已敲定韓美貿易安保協議。圖/取自MBCNEWS《YouTube》官方頻道

韓國總統李在明上周五(14日)下午在龍山總統府舉行臨時記者會,宣布韓美雙方終於完成延宕已久的《聯合事實說明書》(joint fact sheet),涵蓋李在明與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兩度峰會達成的貿易與安保條款。

李在明在電視直播的記者會中表示:「這份說明文件載明韓美兩國峰會所有共識,已正式定案」,「韓美貿易談判與安保協商這兩項攸關我國經濟與安全的最大變數終於畫下句點」。

綜合韓國《中央日報》與《東亞日報》報導,說明書發布距上月(10月)29日慶尚北道慶州APEC峰會場邊舉行的美韓峰會已逾2周,當時雙邊首腦已宣稱貿易協議「敲定」。記者僅在記者會前不到半小時獲通知,首爾總統府安檢人員突現簡報室即為第一線索。白宮也同步在官網公布說明書全文。

這份全面文件詳列貿易協議、安保敏感議題及北韓應對之道。雙方同意「深化海上與核能夥伴關係」,首爾並正式提出核動力潛艦燃料供應需求,這也是此次談判的最大爭議。李在明強調:「談判成果首先歸功於川普總統的理性決斷」,他並稱此份說明書「為韓美聯盟復興敞開大門」。

韓美7月底達成初步協議:美方將韓貨關稅從25%降至15%,換取首爾3500億美元(約台幣10.5兆元)投資承諾,8月底於華盛頓舉行首腦會。但雙方在投資基金支付方式卡關,首爾憂心川普要求「一次付清」將重創韓國經濟。

上月(10月)29日晚宴前,川普宣布貿易協議「定案」,韓國總統府也隨即證實。李在明並要求華盛頓支持韓國自建核潛艇,川普則希望潛艇於賓州Hanwha Philly船廠建造。李在明解釋:「因這是決定韓國命運的關鍵議題,我們一字一句都不能馬虎」。美方內部需就鈾濃縮、核燃料再處理及核潛艇議題協調意見。他並稱:「在被迫進行最小損失談判之際,我們最大武器就是『忍耐』」。

說明書明載:美方「核准韓國建造核動力攻擊潛艦」,並將密切合作推進造艦需求,包括「燃料來源管道」。雙方另成立「造船工作小組」,合作範圍涵蓋維修、翻新、人力培訓、船廠現代化及供應鏈韌性。華盛頓讚揚首爾承諾投資美國造船業及勞動力;首爾則歡迎美方支持韓國民用與海軍核能計畫。

美方並支持韓國依《123民用核能協議》進行和平用途鈾濃縮與廢燃料再處理,該協議原禁止首爾從事此類活動。李在明向記者表示:「數十年夢想『核動力潛艦』今成韓國和平與朝鮮半島穩定的戰略資產。我們並成功爭取美方支持鈾濃縮與廢燃料再處理,這是極具意義的進展」。

韓國國安室長魏聖洛補充說明:安保議題8月首腦會已底定,鈾濃縮與廢燃料再處理因涉及修訂《123協議》,需「最後一刻協調」。首爾正參考AUKUS三方安保架構調整細節。魏聖洛澄清:「潛艦建造始終以韓國為前提」,並強調:「即使使用美方核燃料於常規軍用潛艦,亦非核武裝,其目的在嚇阻北韓」。

韓國產業部長金正寬與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上周五線上簽署MOU。協議歡迎韓國投資船造、能源、半導體、製藥、關鍵礦物、AI與量子運算等領域。其中船造獲批1500億美元(約台幣4.5兆元)投資,另2000億美元(約台幣6兆元)待MOU代表簽署。

美方對韓貨適用「韓美FTA或最惠國稅率之較高者,或15%關稅」。汽車、零件、木材、藥品等232條款關稅降至15%。半導體與晶片設備關稅,美方承諾「不低於未來與同等規模半導體貿易國之條件」。說明書確認韓國每年對美資金總額「不超過200億美元(約台幣6000億元)」。雙方充分討論MOU對韓国外匯穩定影響,承諾避免市場動盪。韓方將盡力以「非市場購買」方式籌措美元;若引發不穩,可請求調整金額與時程,美方將「善意考量」。

兩國首腦重申「朝鮮半島完全無核化」,將共同落實2018年川金新加坡聯合聲明。呼籲平壤重返「有意義對話」,放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與彈道飛彈計畫。李在明表示:華盛頓重申維持駐韓美軍(USFK)及「延伸嚇阻」承諾。首爾表明將強化國防、爭取戰時作戰權移交,華盛頓表達強力支持。

首爾承諾2030年前採購250億美元(約台幣7500億元)美製軍備,提供USFK全面支持330億美元,並計畫國防預算提升至GDP 3.5%。魏聖洛說明,330億美元(約台幣9900億元)含直接與間接成本(含土地),已考量現行《特別措施協定》。而韓國國防部長安圭白與美國防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上周簽訂聯合公報,未載明維持現有2.85萬駐軍規模,未來減軍可能性未完全排除。

說明書「強調維護台海和平穩定」,「反對單方面改變現狀」,未指名中國。兩首腦並承諾強化韓美日三邊夥伴。韓美同意在韓建造美國軍艦,可視為首爾加入華盛頓強化海軍以因應北京海上擴張。

李在明回應質疑:「在嚴峻國際秩序中,因立場不同而無端排斥他國是愚蠢的。美國在廣泛領域與中國對抗,也在必要時合作。我們需要的正是務實態度」,他並重申將透過對中對話,「堅定推動雙邊關係與朝鮮半島和平」。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