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高市早苗7日在眾議院預算委員會答詢時明確表示「台灣有事毫無疑問將構成日本的存立危機事態」,此言一出立即引發中國政府強烈抗議,北京隨即宣布「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呼籲民眾「慎重考慮赴日旅遊與留學」,日中關係急轉直下。
對此,日本前首相石破茂周日(23日)接受《ABEMA電視》「ABEMA的ニュースショー」專訪,罕見對現任高市內閣提出建言,強調「外交不是你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並重申「重點不在台灣有事後日本該怎麼做,而在如何讓台灣有事永遠不要發生」。
石破茂回顧1972年田中角榮訪中實現「日中邦交正常化」以來的半世紀歷程,指出:「從那時起,歷代內閣都是小心翼翼、戰戰兢兢地管理日中關係。縱使情緒高漲,也必須極度克制。這就是日中關係的微妙之處,現政府也必須深刻認知這一點」。
他進一步批評部分輿論與政治人物將複雜外交議題簡化處理:「外交絕不是『說了痛快話就爽』或『只要支持率上升就好』的事。即使被外界罵得體無完膚,有些底線為了國益也必須守住,這是我們這一代政治家從前輩學到的鐵則」。
對於高市早苗的「存立危機事態」發言,石破雖未直接批評,但語帶保留地表示:「我不在現場,僅憑影片無法判斷。高市也是資深政治人物,發言時必定經過深思熟慮。我們選出的首相該說的話要說,該收的要收,這才是執政的責任」。當被問及「公開宣示是否具有抑止力」時,石破反問:「到底什麼樣的狀況會構成存立危機?如果無法具體說明這句話如何產生抑止力,就無從評論」。
石破茂最強調的一句話反覆出現兩次:「我們現在該做的,根本不是討論『台灣有事了日本要怎麼辦』這種事。那種話根本不該在公開場合說。我們真正該做的,是徹底研讀《美日安保條約》與《美日地位協定》,認真分析中國與台灣陸海空軍的實力之後,討論『如何讓台灣有事永遠不會發生』」。
他並批評目前部分媒體與政論節目將台灣有事議題做成有如「電車吊牌廣告」的簡化處理:「如果這種極其複雜的國安問題能被三言兩語概括,那誰都不會這麼辛苦了」。
高市早苗內閣目前仍維持原發言立場,強調「政府立場一貫」,未予撤回或修正。但在北京連續祭出水產品禁令與旅遊警示後,日本水產業已受到嚴重衝擊,青森、北海道等多地漁會表達強烈不滿。日中關係何去何從,以及高市政府未來如何在「明確表態」與「避免刺激」之間拿捏平衡,備受國際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