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競專欄】審視洞庭湖潰堤事件關鍵要點

7月5日湖南省岳陽市華容縣團洲垸洞庭湖一線堤防,因為從6月16日開始湖南境內連續遭遇約20天強降雨,湘資沅澧四條河流流域內,多地降雨量打破地區歷史紀錄,驚人水量隨後注入洞庭湖,當超過其調蓄洪水負荷容積後,因此發生嚴重潰堤事件。

其實在6月30日上午9時,洞庭湖城陵磯水文站水位指標漲至33公尺警戒線,隨即大陸官方就發布「洞庭湖2024年第1號洪水」警報,各項搶險救災動員部署作業亦隨後啟動。大陸媒體開始播放水利部各項即時監測與防汛預報資訊,可能受到汛情侵害與洪水衝擊地區居民,亦開始進行疏遷避難安置至其他相對安全區域。長江中下游流域以及鄱陽湖周邊區域,亦隨汛情預報開始進入戒備狀態。謹就下列關鍵要點審視大陸黨政體系面對天然災害,如何運作救災搶險各項作業情況。

首先就是「防災監測預報運作狀況」;吾人皆知近年來全球性氣候變遷,諸多超過百年紀錄異常乾旱或是降雨量,確實造成多項天然災變狀況。中國大陸針對每年週期性區域乾旱、落雨、降雪與冰凌溶解,所可能造成區域性災害狀況,其實都設立對應性監測與預報體系,但實際運作狀況究竟如何,其實最能夠顯現初期地方政府與特定政務體系治理能力。因此若欲掌握中國大陸政府體制運作實況,此等防災監測運作效能,更是重要參考指標。

其次「救災搶險應變組織架構」;若要理解中國大陸面對災情如何應變,就必須全盤掌握其救災搶險應變組織架構,首須理解由國務院所成立,負責領導全國防汛抗旱工作,但在組織體系上歸屬於國務院議事協調機構之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如何運作;但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國家防總)與各個不同層級地區防汛抗旱指揮部,甚至最基層鄉鎮防汛抗旱指揮所相互間如何協調運作?

此外防汛抗旱指揮體系又與水利部、財政部以及應急管理部等部委層級機關,甚或是奉命救災應變之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解放軍與武警部隊具備何種協調指揮關係?再加上受到災害實際衝擊各個地方政府間,又要如何協調指揮相互合作?唯有理解此等規範,才能掌握中國大陸搶險救災運作門道。

再者觀察「資源投入規模動員程度」;依據中國大陸黨政媒體運作常軌,所有各項涉及國家救災搶險報導,必然會詳細描述投入救災搶險作業人力員額、舟艇、救援車輛、工程機具以及砂石、水泥等工程材料統計數字。從中央撥付地方應對災變之中央自然災害救災資金數額,搭配地方政府所自行籌措投入之應變預算,其實就可顯現出整個災變狀況嚴重程度。

假若動員解放軍或是武警投入搶險救災時,經常會由任務部隊自行挪用戰備預算應付開銷,事後鮮少會有歸墊救災搶險經費資訊。同時在相關救災搶險總結報告中,幾乎從未列計解放軍或是武警投入救災任務之人事成本與作業預算,僅會列出臨時雇用工程合約商或是動員民工所耗費之人力與作業經費。此種將共軍、武警當成救災搶險無償長工風氣,其實是扭曲整個作業成本結構真實圖像重要因素。

此外更要解讀「政治高層關注指示事項」;依據中共黨政運作政治文化,政治高層在面對自然災變警訊發放之後,必然就會透過黨政媒體發布政策指示指導應變動員;就算本次湖南面對強烈雨勢,發出警報極有可能構成災變時,中國大陸國家主席正在中亞出訪,但其與國務院總理李強對於防災救災所發布政策指示,必然是黨政媒體報導焦點。

隨後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張國清前往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調度當前防汛搶險救災工作,中央政策主管部門派出工作組趕往災情現場指導,湖南省委書記與省長趕赴第一線勘災,此等報導政治高層關切指示事項都是重要政治風向球,對於動員人力、資金與物資投入搶險救災來說,都是重要相互參考指標。

最後就是審視「災情實況應對處置作為」;為能理解中國大陸政務體系真正治理能力與效能,除在潰堤災變現場各項應對回填修復堤防措施,特別是救災填土缺乏沙袋,成為各方責罵眾矢之的值得關注外,更要注意尚未產生災情但卻存在風險各個堤防設施,相關應變巡視警戒與加固措施,尤有甚者則是針對是否啟動可能受災地區民眾之預先疏散與搬遷作業。

此外本次蒙受強烈降雨地區,特別是湘資沅澧四條河流流域築有多個水利設施,不論是攔河壩或是正規水庫,其實在大量降雨後,都逐次開始放水洩洪,同時長江上游三峽水庫亦在近期加大排向下游流量,而且洞庭湖內填土開墾奪佔湖面,讓其蓄洪調節防汛能量降低等多項造成洪災之潛藏因素,亦值研究者對於審視研判大陸政務治理能力作為參考。

(本文轉載中共研究雜誌https://iccs.org.tw/NewsContent/205?fbclid=IwZXh0bgNhZW0CMTAAAR0tg7ozY43fBjRoq6-J4D8sYdtMat2rvXLSnX4bETlutGFDHfamdnPf7so_aem_0ed9CckFYmr3dOJwpLlCRQ)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