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已經成為21世紀最大的全球健康威脅,近日國際權威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發表文章《亞洲肺癌:氣候變化的影響(Lung cancer in Asia: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指出氣候變遷會增加肺癌的發病風險,並可能導致診斷和治療的延誤。
世界衛生組織下屬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的最新癌症報告顯示,2022年,全球肺癌新發病例達248.1萬,占全球癌症新增病例的12.4%,這意味著肺癌再次成為全球第一大癌症。同時,肺癌也是導致死亡的第一大癌症。2022年,肺癌共造成181.7萬人死亡,占所有癌症死亡病例的18.7%。2020年,亞洲地區新發肺癌病例約130萬,因肺癌而死亡的人數約110萬。
《刺胳針》文章指出,氣候變化本身並不直接導致肺癌,但會加劇空氣汙染,而長期暴露在空氣品質差的環境中是患肺癌的已知危險因素。IARC 在2013年正式將空氣汙染列為致癌物質。存在於被汙染的空氣中的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臭氧和直徑小於10微米的顆粒物(PM10)以及PM2.5具有致癌性。
氣候變化對亞洲的影響愈來愈大。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WMO)2022年發布的《世界空氣品質報告》稱,全球空氣汙染最嚴重的40個城市中,有37個位於南亞地區,印度、尼泊爾、孟加拉和巴基斯坦是世界上空氣汙染最嚴重的4個國家。在南亞,區域PM2.5濃度居高不下,印度、尼泊爾和孟加拉等國的人口加權PM2.5年濃度在2020年達到峰值。僅空氣微粒汙染就占肺癌死亡人數的15%,而在過去30年裡,與微粒汙染有關的死亡率飆升了20%。
世界氣象組織的《亞洲氣候狀況報告》顯示,2022年亞洲發生了81起與天氣、氣候和水有關的災害,超過83%的洪水和風暴事件導致超過5000萬人受到直接影響。《刺胳針》文章認為,極端天氣可能導致肺癌治療延誤,導致放射中斷,衝擊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導致醫療基礎設施和供應鏈中斷,擾亂醫療保健系統等。
例如,許多抗癌藥物需要複雜的運輸服務和設施,化療藥物卡鉑、吉西他濱、紫杉醇和培美曲塞需要在室溫攝氏20至25度以下保存;順鉑和多西他賽也應在一定的溫度範圍內保存,且都需要儲存在乾燥的環境中,避免光照。洪水、山體滑坡等災害對道路和基礎設施的損害會嚴重干擾供應鏈。文章說:「在資源不足、癌症治療能力有限、衛生保健系統支離破碎的許多中低收入國家,情況則更具挑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