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陸多地提出「普職融通」政策,允許高職和普通高中可以互相轉學,還有綜合高中的設計。同為華人,兩岸家長都有「重高中、輕高職」的傾向,於是看似能夠兼顧「考不上高中的學生想升大學」需求的綜合高中順勢而起,這些想法都很容易理解。不過大陸要折騰之前,不妨先看看台灣走了20幾年的綜合高中是怎麼失敗的。
台灣的綜合高中由1996年的18所普通高中、高職參與試辦後逐漸推廣,2006年達到開辦校數162所、學生11餘萬人的最高峰(約占全國高級中等教育學校及學生數的34%與13%);不料2019年學年降至61校,從高峰到低谷,13年來有101所綜合高中退場,轉型回純高中或純高職。
為何綜合高中難辦?從學生的學習意願來說,綜合高中的設計,說穿了就是延至高二分流,高一兼學高中普通科、職業課程,高一結束時確認高二後選讀高中或高職。但這只是延緩焦慮。主要是,綜合高中本來的招生對象就是「考不上高中,又想讀高中」的學生,目標是升讀一般大學,但並不是每個學生都適合升學,就算高二選讀高中,升學考試可能考不過一般高中生;若高二選讀高職,實務操作又比一般高職生少一年,最後學生可能「兩邊都沒學好」。
再從學校的資源來說,綜合高中也是吃力不討好。師資和教學資源就先不講了,光是升學輔導,普通高中只要幫學生報考學測、一般高職只要幫學生報考統測,綜合高中則是要兼顧,行政負擔沉重,但人力和補助卻沒有比較多。
《禮記‧學記》有云:「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意思是東學一點西學一些,卻不按照進度學習,只是使頭腦混亂毫無條理而已。台灣的一頁綜合高中史已經血淚斑斑,最後虎頭蛇尾難堪下台,有這麼典型的負面教材在旁,大陸又何必多走冤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