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評論】川普2.0    新政府人事任命的政治意涵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右)與馬斯克(左)特殊關係成為新政府焦點,川普參觀馬斯克擁有的SPACE X基地。圖/取自川普臉書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右)與馬斯克(左)特殊關係成為新政府焦點,川普參觀馬斯克擁有的SPACE X基地。圖/取自川普臉書

柳金財/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副教授

11月9日美國總統新當選人川普(Donald John Trump)宣稱,不會邀請前駐聯合國大使海利(Nikki Haley)、前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入閣,此兩者在政治立場上相當反中。原強硬國防鷹派、參議員柯頓(Tom Cotton)也宣布不會考慮入閣。這些強硬人事不再入閣,是否代表川普第二任總統對中政策會比較緩和嗎?由於這幾個在中國形象非常不好的人出局,部分學者及觀察家預示川普這一屆的對華政策可能會往緩和方向作一定的調整。然到底會如何調整及多大幅度,尚有待進一步觀察。

從全球大國格局及國際戰略布局來說,美國無論是民主黨或共和黨、白宮及國務院、參眾兩院,皆將中國視為主要戰略競爭對手國來圍堵及壓制。即使美中出現一定程度的緩和,但週期性波動及衝突,依然是未來美中關係主旋律,尤其經濟領域恐會更激烈,包括增加關稅縮短貿易逆差的貿易戰及科技戰。

首先,選拔反中右翼人士凸顯政策延續性。從國務卿、國家安全顧問人選皆為右翼反中政治人物,顯然抗中反中仍是美國對中政策主流。即將接任國務卿的盧比歐(Marco Antonio Rubio),擔任國家安全顧問瓦爾茲(Mike Waltz),皆是反中急先鋒,為川普未來國際戰略及外交政策的主要規劃設計者及執行者。瓦爾茲在眾議院倡議台灣保護法,為抗中保台派政治人物,被認為未來川普政府要打 抗中保台牌的指標性靈魂人物。

目前瓦爾茲和盧比歐占據兩個關鍵崗位,兩位關鍵人物不僅立場強硬,看來是有備而來、有意而為。未來美中形勢與沙利文(Jacob Jeremiah Sullivan
)和布林肯(Antony John Blinken)時期,已不可同日而語,中國所遭遇國際戰略環境恐更為惡化。尤其即將擔任國務卿盧比歐,曾被中國列入黑名單的美國鷹派右翼人士,其對中政策及立場非常強硬,任命其擔任國務卿恐徒增兩岸敵意及衝突飆升。

其次,川普與其政府官員具潛在政策差距,美中衝突並非侷限於貿易戰恐擴及全領域。川普再度執政推出內閣名單,先是排除抗中的前國務卿蓬佩奧、前聯合國秘書長海利,造成外界產生川普對中政策是否趨於緩和疑惑。然緊接著公布官員名單中卻是儼然一副要聯台制中、大打 抗中保台牌一樣。內定國務卿人選盧比歐和國家安全顧問瓦爾茲兩人最具指標性,皆為抗中鷹派人士。

由其來執掌川普政府的外交與安全政策,幾乎可以預測未來川普新政府對中政策,應不會只有打貿易戰而已,而是採取更為全面性對抗的政策取向。已有學者關注到川普本身及川普政府中國政策存在差距,未來究竟是總統領導官僚體系,或是官僚反過來引領總統,尚有待觀察。惟從川普強人政治性格及民粹主義風格,具非建制主義思維框架,其與任命僚屬關係、官僚體制運作及互動,此磨合程度高於建制派政治人士。

復次,特規拜隨美國對中政策貿易戰,依然會採取高關稅。也有學者直言在美中貿易問題上,中國應要放棄幻想。拜登主政四年任期內,皆無取消川普採行高關稅政策,甚至卸任前還提高關稅,如此川普新任期就更沒有取消高關稅的可能。然究竟將提高至多少稅率呢?川普所言其當選將調高至關稅60%,但如果中國進入(意味武力攻擊)台灣,川普宣稱將會對中貿易調高至關稅至200%。

美對中採取徵收高關稅,縮短中美貿易逆差差距,這猶如一把雙面刃,不僅將加速紅色供應鏈脫鉤中斷,增加中國商品出口至美國成本,降低中國廠商企業競爭力,導致外資不願意挹注中國投資。同時,購買中國商品消費價格提高,影響美國消費者權益及造成物價上漲等問題。故貿易戰本身其實也是一把雙面刃,既損中國發展,也提高美國民眾生活成本。

再者,川普具有交易式孤立主義的性格,可能給予台灣釋出錯誤認知信息。川普對中政策及對兩岸關係發展,皆充滿不確定性、不可預期性。這可能給予民進黨政府創造倚美謀獨、聯美抗中的機會及空間,美國對中國步步進逼,反而激化中國對台在軍事外交及經濟上採取強硬手段。拜登總統強硬抗中,激化中國敵意及對抗,中國並未因美圍堵及遏制而放鬆對台壓制及遏制,反而是壓力轉移至台灣。換言之,若特朗普強硬威懾中國,也會導致中國極限對臺施壓。

關於川普所言台灣應多繳保護費,以換取台灣安全保障;但川普不像拜登會提出協防台灣的承諾。儘管拜登仍是採取戰略模糊方式表述,未明言提出出兵保衛台灣。民進黨政府也釋出願配合回應,提出美台雙方可商談台灣國防軍務費用,願意以提高軍務費用換取川普的支持。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台灣考慮向川普政府提出大規模軍事採購,包括神盾級驅逐艦、4架E-2D先進鷹眼預警機,400枚愛國者飛彈,及F-35戰機等,總經額高達近5000億元新台幣軍購費用。其中神盾級驅逐艦及F-35戰機,此兩項敏感性武器一旦給予販售給台灣,恐激起兩岸軍事更加敵對及不利美中關係和緩。

最後,從既往美中關係發展實踐檢視,當美中關係緩和,兩岸關係趨於穩定;當美中關係處於對抗狀態,兩岸關係也越趨不穩定。川普當選後,民進黨政府立即主動表態願意向美大規模軍購,以符合川普所言繳交台灣安全保護費,然此種做法恰恰是刺激挑釁兩岸關係,坐實民進黨倚美謀獨、以武拒統行徑。反而造成大陸當局更加從融合促統、融合漸統對台政策取向,轉向打獨促統、武統方向。從宣稱反對台獨、處置台獨,到挫敗台獨再到粉碎台獨之決心,以完成國家完全統一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綜上所論,我們不能僅憑初步人事案不任命硬派蓬佩奧、海利,就認為特朗普對中政策將比第一任緩和。事實上,現任命國務卿盧比奧,以及國防部長等人選,也都是對華強硬派。然川普不用蓬佩奧及海利之政治意涵:此意味著兩人政治忠誠度不足,皆在共和黨黨內初選中試圖挑戰及取代川普,足見川普要求僚屬團隊必須服從其個人政治意志,及展現對其個人政治忠誠度重要性。

未來若有川普政府閣員未能體現及貫徹其決策意志,恐其職位難保,川普的民粹主義性格、非建制派思維框架,正凸顯其強人政治的決策模式及外交行為。另蓬佩奧及海利兩人與台灣關係甚為友好,不再任命其擔任重要職務,此或可藉此緩和一點中美關係,但此並非不任命之主要關鍵因素。展望未來,川普的對中政策仍需密切觀察,兩岸當局應避免美藉台灣問題,激化兩岸關係緊張及衝突。若台灣欲藉美中對抗從中挑起矛盾及衝突,反而適得其反,也會得不嘗失。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