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新竹市的銘傳大學廣電系主任杜聖聰發現,最近5年,新竹市的平均房價從每坪30至40萬飆到70至80萬,老百姓苦,剛出社會的年輕人更苦。
不只新竹市房價創新高,台灣人民的房價負擔也在今年大選年達到歷史新高,而且超越國際平均水準。
根據內政部最新資料,2023年第二季,全國房價所得比高達9.82倍,創有統計來新高,其中,台北市房價所得比15.5倍、新北市12.9倍、台中市11.5倍。
而據世界銀行標準,發達國家正常的房價所得比一般在1.8至5.5倍之間,而發展中國家合理的房價所得比則在3至6倍之間。
也因此,從年初開始,房價就一直是大選年的熱門議題,為了爭取選票,執政黨除了延續打房政策、提供房貸優惠外,也趕在大選投票前三讀通過提高囤房稅。
在野黨自然也會不放過用「高房價」議題來打擊執政黨,或是提出新房貸優惠政見來吸引選民,例如國民黨提出的「侯康貸」。
根據Quickseek快析輿情資料庫調查今年以來有關「房價」的網路社群討論聲量,可以發現,房價議題確實是今年大選的熱門議題,每次只要有新的政策或是新的政見,立刻引發熱議,但都是負面聲量壓過正面聲量。
由此可見,不管是執政黨的房價政策或是在野黨的房價政見,都得不到民眾的共鳴,甚至產生反效果。
杜聖聰指出,在野黨候選人都只揭露高房價的現象,並沒有提出真正的解決方案,而且藍綠交替執政,高房價問題始終沒有解決或是緩和,在無殼蝸牛眼中,藍綠都是高房價的共犯。
杜聖聰進一步指出,國民黨總統候選人只在傳統媒體單方面揭露執政黨要為高房價負責,但卻無力在社交平台與年輕人對話,聽取興革意見,自然無力將高房價議題做成攻擊民進黨候選人的競選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