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棟專欄】應該讓台灣民眾瞭解一個真實的大陸-3

兩岸應擴大交流,增進彼此了解,圖為第十六屆海峽論壇月前在福州舉行。圖/新華社
兩岸應擴大交流,增進彼此了解,圖為第十六屆海峽論壇月前在福州舉行。圖/新華社

張偉棟/上海市公共關係研究院研究員

為了讓廣大台灣民眾(尤其是青年朋友)瞭解一個真實的大陸,我就這個題目已經在「梅花新聞網」的本人專欄中,先後撰寫了之一和之二,今天再續寫之三。

回顧上世紀70年代,臺灣地區在蔣經國先生的主導下,下定決心,以5年時間為限,克服困難,開始加速完成南北高速公路、桃園國際機場、台中港、蘇澳港、北回鐵路、鐵路電氣化、大鋼廠、大造船廠和石油化學及核能發電等十大建設,累計投資2094億元新臺幣,為加速臺灣的經濟發展和騰飛,並使臺灣成為亞洲「四小龍」 之首創造了有利條件。

非常遺憾的是,大陸在此期間卻忽視了經濟建設,反而在「文化大革命」的狂熱風潮中,對社會造成較大的衝擊,致使經濟幾乎到了即將崩潰的邊緣。 好在上世紀70年代末,大陸及時撥亂反正,通過改革開放和出臺一系列方針政策,使經濟發展逐漸走上了正確的軌道。 此後,大陸民眾充分發揮中國人的勤勞和智慧,從低端的「中國製造」開始起步,使大陸在上世紀末逐漸成為世界工廠。 進入本世紀后,通過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適應需求結構變化趨勢,完善現代產業體系,積極推進傳統產業技術改造,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全面提升產業技術水準和國際競爭力,致使大陸的部分產業和個別領域逐步從中國製造走向「中國智造」,此次巴黎奧運會更是成為中國智造的展示平臺。

無數事實充分證明,科技始終是第一生產力。 中國大陸經過改革開放後約45年的努力,目前已經在不少領域建立起技術優勢,根本不是黃世聰、李正皓、王義川、於北辰、劉寶傑等少數臺灣所謂的名嘴,通過電視、網路、報紙等媒體大肆傳播的,還是非常落後的狀況。 現將大陸在世界上處於領先的一些頂尖科技專案進行簡單的介紹,讓廣大台灣民眾瞭解一個真實的大陸。

一是,激光技術處於世界第一。 2013年9月9日,中科院網站公佈,中國(大陸)成為世界上唯一能夠製造實用化深紫外全固態鐳射器的國家。 2016年,上海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超強超短鐳射實驗裝置研製工作成功實現5拍瓦鐳射脈衝輸出,達到國際領先水準。 如何理解5拍瓦鐳射脈衝輸出呢? 1拍瓦等於1千萬億瓦,相當於全球電網平均功率的500倍。 超強超短鐳射被認為是人類已知的最亮光源,是全球鐳射科技的最新前沿和重點競爭領域,具有重大科技意義與應用價值。 2017年10月,上海超強超短激光實驗裝置研製工作成功實現10拍瓦鐳射放大輸出,再度刷新鐳射脈衝輸出功率紀錄。

二是,導航衛星技術處於國際領先水準。 中國(大陸)的全球導航衛星技術和美國的GPS技術並駕齊驅。 北斗衛星導航技術是由中國(大陸)自主建設運行的重要空間基礎設施,也是中國(大陸)迄今為止規模最大,覆蓋範圍最廣、服務性能要求最高的巨型複雜航天系統。 中國(大陸)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全面實現了關鍵器部件100%國產化,其中重點攻克了原子鐘等多項被西方國家卡脖子的關鍵技術。 尤其是首創了「星間鏈路技術」,為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提供了中國方案。 北斗三號的最大功能特色就是精確授時比如,北鬥三號衛星上的星載銣原子鐘精度處於國際領先水準,精準度達到創紀錄的每天100億分之5秒。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具有位置報告功能(即有源定位),這是中國(大陸)北鬥重要的技術創新,它利用無線電測定技術,能精準定位「你、我、他」方位。 此外,短報文通信功能也是北鬥系統在全球的一大「絕招」。 北斗導航衛星的最終用戶通過這個終端,不僅能第一時間知道自己的精確位置,還可以通過簡訊——短報文將自己的具體情況告訴另外一個人。 這個功能在沙漠、大海、山林等沒有網路覆蓋的地區,以及發生自然災害時,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據統計,目前全世界已經有超過一半以上的國家使用北鬥系統,北鬥系統對於全球經濟社會的發展已經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是,反衛星技術走在世界前列。 寄生星是中國(大陸)獨有的反衛星技術,被稱為是中國(大陸)「鎮國之寶」。 具體來說,寄生星就是一種由己方投放、能寄附在對方衛星上的微小型衛星。 由於寄生星是平時寄附在對方衛星上、這就要求寄生星的體積和質量必須做得很小,以免在正常情況下影響對方衛星的正常工作。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