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治沙的民族英雄唐希明  「逼」騰格里沙漠後退25公里 

大陸治沙英雄、寧夏中衛市國有林業總場總工程師唐希明。圖/陳素貞攝
大陸治沙英雄、寧夏中衛市國有林業總場總工程師唐希明。圖/陳素貞攝

在茫茫大漠中,人要想辦法生活,哭天搶地是沒用的,要堅毅不屈地向老天發出戰帖,才能存活下來。大陸寧夏中衛市國有林業總場總工程師唐希明,就是治沙救耕地的西北漢子。

寧夏中衛市地處蒙甘寧三省區界、騰格里沙漠東南緣,祁連山和賀蘭山在中衛交匯,是騰格里沙漠向東擴張的唯一開口。荒漠面積3740平方公里(其中中衛境內騰格里沙漠面積1120平方公里),占市域總面積22%。上世紀50年代初,騰格里沙漠距中衛城區僅4到5公里間,沙丘每年向前推進4公尺左右,嚴重影響包蘭鐵路安與黃河水生態和民眾生活。

在與沙漠的戰鬥中,中衛人創造了「草方格」治沙法。圖/陳素貞攝

在與沙漠的戰鬥中,中衛人創造了「草方格」治沙法。圖/陳素貞攝

在與沙漠的戰鬥中,中衛人創造了「草方格」治沙法,形成了一套「以固為主、固阻結合」治沙模式。
唐希明的大半人生都在與天地對抗,雖然極其艱苦但為了改善環境,他卻是甘之如飴不斷地發現對付沙漠的方法。他說:「辦法永遠比困難多!」為了綠化沙漠,他還設計了許多新奇的防風沙辦法與種植工具。

大陸寧夏中衛市國有林業總場總工程師唐希明(左)的大半人生都在與沙漠對抗。圖/陳素貞攝

大陸寧夏中衛市國有林業總場總工程師唐希明(左)的大半人生都在與沙漠對抗。圖/陳素貞攝

唐希明指出,發明的工具可以將植物的根苗種進地下50公分,可以讓它吸收沙漠地下地的水源。種苗工具發明以後,造林存活率提高了20%,勞動成本降低50%。

在沙漠種出綠植,還能加高擋沙的高度。圖/陳素貞攝

在沙漠種出綠植,還能加高擋沙的高度。圖/陳素貞攝

寧夏中衛經過60多年的艱苦治沙,建設生態防護林、生態經濟林,發展特色農業、太陽能產業、沙漠旅遊業,己完成荒漠化治理398.2萬畝、沙漠治理150萬畝,使騰格里沙漠後退25公里,治理區天然植物由25種增加到453種,植被覆蓋率由原來不足1%上升到42%,阻擋騰格里沙漠前進的腳步,也讓包蘭鐵路不受沙漠影響暢通無阻。

延伸閱讀

臉書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