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名家】讓營養午餐成為民眾的成長記憶

營養午餐是大家成長的記憶,不要成為政策工具。圖/中央社
營養午餐是大家成長的記憶,不要成為政策工具。圖/中央社

楊泰順博士/中美文經協會常務理事暨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 

根據台灣與紐西蘭達成的貿易協定,明年起紐西蘭鮮乳將以零關稅進口台灣。政府為降低紐西蘭牛乳對台灣本土酪農的衝擊,教育部適時推出「班班有鮮奶」政策,將在國小與國小附幼,每周提供每位小朋友與幼兒兩次的鮮乳飲用。為了購買鮮乳,農業部每年將編列至少44億元預算,比當年「班班有石斑」所編列的6億元經費多了好幾倍。在台灣積極爭取加入國際經貿組織的走向下,類似的農產品輸入競爭,必將有增無減,政府以撒幣補貼逃避挑戰,財政負擔恐將日益擴大。

營養午餐補充成長養分

政府遷台初期,台灣經濟困頓,國民年均所得僅有約150美元。在這樣的經濟條件下,兒童營養不良的情況自然十分普遍。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於是捐贈奶粉給台灣的151所國民小學,供營養不良的學生飲用。由於重點在於補足所需營養,故名營養午餐,開啟了國小提供午餐給孩童的新頁。隨後美援物質進入,供應所有國小學童免費午餐,也成了美援項目之一,在那物質缺乏的年代的確幫助不少孩童獲得成長所需的養分。

1960年代以降,政府逐步接手自辦營養午餐,但不少物質仍得仰賴美國及世糧組織的援助,使得免費午餐以補充營養為要,口味與飲食習慣則未受重視。例如,美國小麥協會在1970年代協助台灣12所學校成立「麵包供應中心」,提供附近鄰近學校所需,便與台灣一般家庭的米食習慣不同。小麥協會的協助,目的當然是為開拓美國小麥的銷路,這些國小培養出的麵食的愛好者無疑也壓縮了後來台灣稻米的需求,造成稻米的生產過剩的現象。驚覺於營養午餐成為麵食文化的突破口,政府乃於1980年代發起「吃米運動」,企圖挽回逐漸流失的米飯文化。

社會富足學校供餐也應發展地方特色

國小營養午餐既為應運貧困社會而生,主要目的在補充兒童發育時所需的養分。故而菜色內容當然以符合營養需求為主,口味與飲食習慣便不受重視。近數十年來國民生活條件獲得大幅改善,口味不佳的營養午餐反而常常受到孩童排斥,成堆的廚餘遭到拋棄。由於營養午餐量體龐大,政府與廠商也常運用為調節市場供需的工具。如石斑魚無法外銷,便喊出「班班有石斑」;香蕉豐收,則強制孩童每餐消費一根。這樣的營養午餐政策,固然保障了孩童獲取基本養分,但在成長記憶與國民經濟的外溢效應上,似乎沒有太多的貢獻。

在日本,國小的午餐供食被稱為「每個日本人無法取代的童年記憶」,常是畢業多年後校友相聚的共同話題。由於民眾對學校午餐的懷念,沒有任何政治人物膽敢動念調整此一政策。但早期日本的學校午餐也曾因使用中央廚房制度,造成食材不新鮮與菜色缺乏變化而受到學童排斥。此一經驗讓日本人反省,學校午餐不應只為填飽肚子,同時也應是飲食生活教育的重要一環。所以餐點供應改由各地自行統籌,菜色也儘可能融入各地的特有食材,期許學童在果腹之餘,也能透過不同的餐食內容產生愛鄉愛土的情懷。例如,山口縣與長崎縣的午餐,居然有虎河豚燉煮的湯;富山縣在特定季節,餐盤上也會出現松葉蟹。日本人認為,提供這類昂貴食材,目的不在炫富,而在提醒食用者在地的自豪與榮耀,從而產生孩童對鄉土的認同與情愫。旅遊日本時,品嘗各地美食是一大賣點,而這些美食所以能傳承,相信部分得力於學校的午餐支持。

根據觀光局調查,外國觀光客來台最多人想造訪的,殆為台灣的夜市,因為那裏能品嘗到各種台灣特色小吃。但走過幾個觀光夜市後,不少觀光客也反映,各地夜市所販售的品項似乎大同小異,挑一個逛逛也就夠了。而要建立各地夜市的特色,何妨就以學校的營養午餐為起點,允許各地學校發展自己的在地特色,而非讓政策決定午餐菜單。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