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秋爽、母秋兇 8/7立秋在上午  是公秋或母秋?

8月7日正好立秋,收獲的好時節。今年的立秋是公秋,還是母秋呢?圖/取自網易
8月7日正好立秋,收獲的好時節。今年的立秋是公秋,還是母秋呢?圖/取自網易

明天(7日)就是立秋了,但立秋雖至,各地仍是暑氣未消,因此傳統上就將炎熱的秋天叫做「秋老虎」。不過過去還有句話,「公秋爽,母秋兇」,意思是如果立秋發生在早晨,就是公秋,如果發生在傍晚,就是「母秋」。根據測算,今天的立秋將在上午發生,因此今年的立秋算是「公秋」。

據《今日頭條》報導,立秋的到來,意味降水和濕度將逐漸下降,自然界中的萬物開始從繁茂成長,到成熟的過渡。立秋是陰陽交替關鍵節點,象徵從陽盛向陰盛的轉變。就像一場漫長的夏日盛宴後,人們開始收拾心情,準備迎接一個收穫滿滿的秋天。而今年立秋約在上午九點,因此2024年立秋屬公秋,就好比一位早起的農夫,帶著希望和朝氣迎接新一天的到來。

儘管2024年立秋被定義為「公秋」,但報導說,受到多種自然因素影響,秋季天氣變化依然複雜多變,立秋後雖然炎熱的天氣會緩解,但仍需警惕秋老虎帶來的極端高溫天氣。此外,秋季也是颱風頻發時期,這些颱風不僅帶來強風,還可能引發暴雨,造成洪水和泥石流等災害。

對農民來說,立秋所在的農曆月份有著重要意義,所謂「六月立秋顆粒無收,七月立秋糧食成丘」,這意味如果立秋出現在農曆6月,可能因天氣原因導致作物減產甚至絕收。如果出現在7月,則預示一個豐收的季節。而今年立秋是農曆七月初四,是否預示今年將大豐收?

關於「公秋」與「母秋」的劃分方法,雖然民間有不同看法,但從科學角度來看,以農曆月份區分似更為合理。這是因立秋的農曆時間即使相差一天,也可能帶來截然不同的氣候後果。正如一句諺語所說,「六月秋冷颼颼,七月秋熱死牛。」如果立秋在農曆6月(即公秋),通常意味隨後的天氣會相對涼爽,這對農業生產而言是個重要參考指標。

此外,二十四節氣中有句農業諺語:「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這句話意思是,在白露時節種植小麥太早,在寒露時節又太晚,只有在秋分時節種植小麥才是最佳時機。這句諺語不僅反映古人對農業生產時機的精準把握,也體現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智慧。

在古代,農民們依靠觀察節氣變化進行農事活動,從而保證農作物的生長和豐收。如今,雖然科技發展使農業生產更加現代化,但這些古老的智慧仍然值得我們學習和傳承。通過遵循這樣的諺語,農民能夠在最合適的時候播種,確保作物能夠健康生長,並最終獲得豐收。這種與大自然同步的生活方式,不僅是對傳統智慧的尊重,也是對可持續發展的貢獻。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