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民進黨籍立委陳培瑜在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質詢,推動台語正名,後續教育部便研擬將「閩南語」能力考試正名為「台灣台語」能力考試。此外,監察委員也發起糾錯調查,審查大眾運輸工具廣播語法、腔調,宣稱各站所廣播稱腔調各異,不利於保存台語文化,導致台語式微。
陳培瑜6月在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上提出,文化部長李遠、教育部國教署長彭富源都稱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來台說閩南語是台語,要求在課綱外書面資料獲教育活動正名為台語。教育部近日公告修法,配合行政院國家語言發展報告和函示,配合將閩南語修正為台灣台語,長年舉辦的閩南語考試則將改為「台灣台語語言能力認證考試」。
而監察院也對現行台語政策有異議,由監委蕭自佑、葉宜津、蘇麗瓊發起台語糾錯調查,審查台鐵、高鐵、雙北捷運、桃捷及中捷的站內台語廣播是否正確。監委稱,錯誤的語法造成台語文化被扼殺,應反思如何執行糾錯機制。更說明,大眾運輸工具及場站的台語廣播存在腔調不一致、語句變調不正確等問題,嚴重影響語言傳承及學習,指這些問題是導致台語式微的原因。
不過全台各地台語腔調不同,存在漳州腔、泉州腔、鹿港腔等,這些腔調已發展為在地特色,且不會影響溝通,強行統一廣播口音恐對各大眾運輸公司徒增困擾。對此,幾名立委表示,大眾運輸工具的地方廣播系統無須動用監委,重視台語教育、傳承應從其他角度著手。
對於監委提出廣播全國統一腔調,立委葉元之認為「這有點搞錯方向了,而且又管到太多地方去了,監察委員應該坐一些正事。」立委羅廷瑋說,比起放大檢視廣播發音,不若審查課綱內容究竟是否能幫助學生學習語言。
立委羅智強提到,閩南語在台灣各地有不同腔調與特色,沒有優劣之分,監委想一統全台的閩南語腔調,是打擊本土文化及語言的多元性。他指出,監委只有彈劾、糾舉、糾正權,民進黨和監察院在國會改革時喜歡談憲政,認為國會調查權是侵害監察院調查權,現在監委的作法,不只逾越監察權範圍,更是侵犯行政權、立法權和地方自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