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致韓國慶尚南道養殖魚大量暴斃 單周損失已達291億韓圜

韓國慶尚南道大部分魚類養殖場因海溫過高使得魚類大量死亡。圖/取自MBC官方《YouTube》頻道
韓國慶尚南道大部分魚類養殖場因海溫過高使得魚類大量死亡。圖/取自MBC官方《YouTube》頻道

從今年入夏以來,韓國多地屢創連續高溫紀錄,對民眾生活帶來嚴重困擾,更影響許多產業生存。位於南部的慶尚南道是韓國魚類養殖重鎮,根據慶尚南道最新發布的數據,今年夏天當地養殖魚類死亡量和損失規模均創歷史同期最高紀錄,損失慘重。

綜合當地媒體《YTN》與《MBS》報導,自本月(8月)18到24日,慶尚南到的養殖魚業類共有超過1710萬尾死亡,累計損失金額達291億韓圜(約台幣6.96億元),死亡量和損失規模均創下歷史同期最高紀錄。韓國國立水產科學研究所統計,受大量死亡影響的養殖場數量已超過881座、佔慶尚南道全部的36%。隨著每天持續的熱浪,損失可能進一步增加。

專家估計,慶尚南道今年夏季海水溫度較正常高出攝氏1度左右,但高溫已持續一個月以上。慶尚南道養殖的2.28億水生動物中,易受高溫影響的種類佔58%(1.32億),包括石斑魚、比目魚、石斑魚與鮑魚。

水生動物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因高溫造成海水溫度上升,通常養殖魚類長時間處於攝氏28度以上的水溫下就會死亡。本月中旬,慶尚南道發布高海水溫警報,部分地區海水溫度最高達攝氏30度,並且持續了約10天。其他如西岸的忠清南道、東岸的慶尚北道等韓國全國範圍內,都出現了類似的情況。

韓國行政安全部周三(28日)發布的統計顯示,今年慶尚南道累計已有超2650萬尾養殖魚類因酷暑死亡,而僅8月一周就多達1710萬尾,其中約有71%是石斑魚。石斑魚是一種生活在冷水中的魚類,很難在過熱的海水中生存。由於氣候危機導致死亡率持續上升,慶尚南道水產資源研究所和國立水產科學研究所認為養殖業者應更換魚類品種,並建議改養肉質豐厚甜美、軟嫩滑溜,且可忍受高溫的黃雞魚(三線磯鱸)作為替代魚種。

往年當出現異常高溫時,養殖業者會選擇緊急放流幼魚,因為放流到自然環境存活的機率比熱死在魚塭的機率高,2021年統營市放流了10萬尾幼魚,巨濟市放流了21.6萬尾。但今年的狀況讓養殖業者悲痛欲絕,因為專家指出最近的海溫即使放流,幼魚也是死亡。慶尚南道養殖魚類協會會長李潤洙(音譯)表示:「幾年前我們曾緊急放流,但今年海灣內外水溫都在攝氏28度以上,生存環境太差,「管理機構正在積極確保養殖場的魚可以運走用作加工食品的原料」。

為了盡量減少損失,部分鮑魚養殖戶已提前進行捕撈、出貨。不只是魚類,今年高水溫對慶南海岸的海鞘養殖也帶來前所未有的打擊,超過九成的海鞘都已因高溫海水死亡,預計損失將達到750億韓圜(約台幣18億元),替水產養殖戶帶來巨大損失。

為了應對海水溫度上升,韓國部分水產養殖場設置了遮擋陽光的深色遮光膜,並添加可以提高免疫力的藥品。韓國部分地區也向水產養殖戶緊急支援了液化氧氣、循環泵和冰塊等。韓國國立水產科學院認為,應盡快研究開發亞熱帶魚種作為替代品種,以應對未來高水溫對韓國水產養殖業帶來的挑戰。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