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專論】正確解讀蘇利文訪問中國大陸的意涵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左)於8月27至29日期間訪問大陸,在上週三與大陸外交部長王毅(右)會談。圖/取自 CBS News YouTube頻道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左)於8月27至29日期間訪問大陸,在上週三與大陸外交部長王毅(右)會談。圖/取自 CBS News YouTube頻道

徐君寶/翻轉教育與行動學習學會研究員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於8月27至29日期間訪問大陸,8月29日在北京舉行了公開的記者會,記者會的問答全文刊載在美國駐北京大使館的網站上。蘇利文此行的目的及與北京會面晤談的意涵,可以從記者會的內容去推敲。

台灣的媒體因為太重視兩岸關係,因此在有些報導上習慣性地把兩岸關係突出,這樣比較容易誤導對蘇利文訪中會談的瞭解。比方說,不少媒體提到,蘇利文訪中透露了美中會共管兩岸關係,而中共則藉此機會為台灣劃下紅線。基本上這種理解不算錯,但不夠全面。

兩岸關係美中對雙方的底線都很清楚

首先要先說明的是目前的兩岸關係,中方的底線就是:台灣如果搞台獨,中共的反應一定是「地動山搖」,會徹底粉碎台獨。而中方在與美方的任何會晤中,一定會強調「一個中國原則」,同時要求美方不要「武裝台灣」,意即長期以來不論美方賣給台灣任何武器,中方一定「堅決」地抗議及反對。

至於美方,則一定強調美國對華政策是「一個中國政策」,但美中關係是奠基於「台灣關係法」(這是美方售予台灣武器的法律依據),以及美中之間的三個「公報」(上海公報、建交公報及八一七公報),還有就是美方所提出的「6項保證」。其實,美方的對華政策至少截至目前為止,在檯面上是沒有改變的。這次蘇利文到北京,在記者會上也重覆了這樣的對華政策。

美中競爭但避免衝突與對抗

從蘇利文的正式記者會上,可以看出美國在對華政策上,其最高的戰略是:美中之間是競爭的,但不會也不可以把彼此的關係升高為「衝突」(conflict)、「對抗」(confrontation),所以美中盡可能尋求各種管道「負責任地管理美中關係」;而且對於全球事務應避免「升高的危險」(risks of escalation)、「誤解的危險」(risks of misunderstanding),以及「走歪的危險」(risks of something going awry)。 如果從美中關係全球戰略來看,才能理解美國一直強調的「和平及穩定的兩岸關係」的「本質」是什麼;也反映出從蔡英文到賴清德民進黨執政下的「誤讀」:把美中對抗看成是仇中、反中及抗中,從而給了推動台獨的機會。希望這次賴清德的國安團隊,能正確解讀蘇利文訪中所透露出來的美中競爭的真正意思,而不要再誤讀,用台獨把台灣變成戰場。

拜登希望留下「國際有秩序」的遺產拉抬賀錦麗

當然,蘇利文訪中是在拜登任期即將結束之時,多少雙方也有意大張旗鼓地借此維護彼此的利益。就美國民主黨而言,至少替可能入主白宮的現任副總統賀錦麗鋪路。蘇利文在回答記者問題時,特別強調賀錦麗是拜登政府外交政策團隊的核心成員,與大陸習近平和總理李強都打過交道,以此證明賀錦麗在處理美國外交事務是有經驗的,而不是像川普所批評的,以及一般人認為賀比較沒有涉外事務經驗。

此外,即將在11月到來的G20領導人峰會,如果拜習都出席,可能就自然有「拜習會」,即使沒有拜習再會,拜習可能「通電話」,蘇利文應是為此去「通氣」。因為川普批評拜登把美國外交事務搞得一團亂,俄烏及以哈戰爭,使世界失序(disorder),不再尊重美國;現在蘇利文訪中,展現了美國可以和大陸相互「負責任」地討論全球事務,包括上述兩個戰爭、南海緊張局勢、伍德塞德承諾(Woodside commitments),經濟發展與國家安全關係⋯等等,筆者認為「使世界重新安置在有秩序的軌道上」,應該是拜登想留給世人的遺產(legacy),也應該是拜登希望給自己任期的結束,劃下一個完美的句點。有些評論說拜登已是「跛腳鴨」,搞蘇利文這齣戲是「死會活標」也不盡然!

當然,蘇利文這次訪中,也會見了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的副主席張又俠,確定了中美戰區領導人之間的定期對話,最主要的是美國印太戰略地區司令,以及中共東部及南部戰區的負責將領之間的對話;而受到外界重視的是,蘇利文和中方僅次於習近平的軍事領袖的見面,是過去8年來的第一次;證明了美中雙方都不想引起任何「軍事危機」。

當然,美國大選結果如果是川普當選,美中關係及全球秩序的可能變化,未必能如拜登所願,步上拜登所希望的「軌道」。決定未來國際局勢的關鍵,還在美國選民的選票上!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