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編輯專欄】面對川普關稅危機 呼籲賴總統盡速召開國安會議

美國總統川普(左)公布對等關稅等措施,台灣基本及對等關係合計42%,美台「親密」關係顯然很脆弱。新關稅對台影響重大,總統賴清德(右)宜盡速召開國安會議因應。圖/取自川普FB、中央社
美國總統川普(左)公布對等關稅等措施,台灣基本及對等關係合計42%,美台「親密」關係顯然很脆弱。新關稅對台影響重大,總統賴清德(右)宜盡速召開國安會議因應。圖/取自川普FB、中央社

美國總統川普2日簽署行政命令,宣布對全球進口商品徵收10%基本關稅,並自9日起對特定貿易夥伴實施對等關稅。台灣以32%對等關稅名列第四高,若加基本關稅總稅負高達42%。這不僅將衝擊台灣經濟,更暴露美台關係的脆弱。在野黨怒批賴政府無能,質疑台積電加碼「賠了夫人又折兵」。台灣面臨美國兵臨城下,難道仍不痛不癢?呼籲賴總統,宜盡早召開國安會議因應了。

川普新關稅政策以「貿易對等」為名,針對美國長期貿易逆差採強硬措施。台灣因對美商品徵收64%關稅(川普說法),被課32%對等關稅,加上10%基本關稅,總稅率達42%,遠超歐盟(20%+10%=30%)及南韓(25%+10%=35%)。川普雖稱讚台積電加碼千億美元投資美國,但美國如此下重手,恐加速半導體產業外移,近日傳出聯電與格芯商談合作,未來一旦產業鏈連動,台灣本土經濟難以承受。

更令人遺憾的是,美國此舉完全無視台灣在國際經貿中的弱勢地位。台灣無法加入東協(ASEAN),《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沒門,遠眺《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CPTPP)亦無望,在世貿組織(WTO)中更是人微言輕,台商出口產品關稅已比他人重,如今美國等同臨門「再踢一腳」,更戳破美台親密關係的假象。在野黨立委痛批「美國把台灣當提款機,賴政府還在自我麻醉」,不是沒原因。

賴清德總統上次召開國安會議是在3月13日,針對「五大國安及統戰威脅」提出17項因應策略,包括緊縮兩岸交流、限制陸配及藝人言論等。然這場會議引發中共「海峽雷霆2025A」軍演,兩岸緊張升級。對內賴政府又以「新兩國論」為基調,祭出嚴格管控措施,如北一女教師區桂芝因接受陸媒採訪被「噤聲」,陸配網紅亞亞、恩綺、小微因直播言論被限制離境,甚至廢除平時軍事審判回歸軍事法院,引發「沒有戒嚴的戒嚴」爭議。

這些措施非但未提升國家安全,反製造民眾寒蟬效應。亞亞事件更被批「大砲打小鳥」,從單一網紅言論擴大到全面政策收緊,令人聯想當年德國納粹借國會縱火案打壓異己史實。令人質疑的是,「賴17條」解決國安問題嗎?國家更安全了嗎?如今面對川普新關稅措施,難道台灣經濟安全不受影響?賴政府至今卻顯得無動於衷,委實難以置信。

川普關稅危機對台灣經濟衝擊,顯而易見。雖然半導體暫未列清單,但明眼人都知,川普要的是「美國製造」。未來一旦台積電將成本轉嫁客戶,可能削弱全球競爭力;若自行吸收,必然利潤大減。台商面臨美國市場萎縮,進出口商因關稅壁壘損失訂單,民生商品價格恐隨之上漲。在野黨立委轟「台積電再投千億美元也救不了,美國照樣下狠手,台灣成棄子。」但政府的因應政策在哪裡?

面對這波關稅衝擊,行政院長卓榮泰僅稱「政府有準備,風險可控」,但究竟做了什麼準備?具體對策又是什麼?從去年底川普當選後,政府派出數波高官赴美「協商」,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印太計畫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透露,台灣高官根本接觸不到川普核心團隊。台灣確實應立即與美協商,包括調降關稅,但政府至今未向人民報告成效如何。

再說,為免經濟陷入長期衰退,更應想方設法尋求分散出口市場。賴政府上台後「自豪」對陸貿易大幅降低,但捨棄全球最大市場中國大陸,對台灣有百弊無一利,如同沉浸「抗中保台」意識形態,忽略迫在眉睫危機一樣荒謬。時間不等人,賴政府應正視這場經濟戰役,盡快召開國安會議尋求解決之道,其結果比認知作戰更迫切。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