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非合作論壇 西方「偏見」看不清真實的轉變

9月2日下午,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南非總統拉馬福薩舉行會談。會談前,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北大廳為拉馬福薩舉行歡迎儀式。圖/取自新華社
9月2日下午,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南非總統拉馬福薩舉行會談。會談前,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北大廳為拉馬福薩舉行歡迎儀式。圖/取自新華社

2024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明天(4日)開幕,會期3天。這是自2018年後事隔6年再回到北京舉辦,也是規模最盛大一次,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在會上發表主旨演講。根據法國雜誌《非洲報告》日前發表文章指出,在北京舉行的2024年中非合作論壇峰會,將是一個規劃未來發展軌跡的決定性時刻,但西方基於偏見卻看不清楚真實的轉變。

中非合作論壇(Forum on China-Africa Cooperation, FOCAC)是大陸和非洲國家間促進共同發展而舉行的定期對話論壇,3年舉行一次。據報導,今年會議上北京將提出《中非合作2035年願景》,具體目標是至2035年中國新增對非投資600億美元,中非年貿易額達3000億美元。這些雄心壯志與中國建立大規模新的貿易和物流路線、擴大與全球南方各地區的聯繫不謀而合。

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拍攝的非盟總部所在地非盟會議中心(2023年1月8日攝)。非盟會議中心是中國援助非洲標誌性專案之一。圖/取自新華社

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拍攝的非盟總部所在地非盟會議中心(2023年1月8日攝)。非盟會議中心是中國援助非洲標誌性專案之一。圖/取自新華社

《非洲報告》認為,非洲與中國在基礎設施領域的合作曾以2010年代的巨額資金支持為主導,這產生了兩個連鎖反應:首先,這一階段「一帶一路」倡議所特有的電力項目,往往側重傳統火力發電站。其次,這些專案也給受援國帶來債務負擔。

中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擁有全球獨一無二的優勢,這使其能夠改變非洲大陸城市和農村電氣化的遊戲規則。這不僅意味着要以太陽能和風能發電場的形式建設可持續發電能力,同時,大陸企業在智慧電網和電力存儲技術領域也處於領先地位,這將帶來更廣泛影響。

9月2日,2024年中非合作論壇峰會新聞中心舉行首場見面會,介紹中非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圖/取自新華社

9月2日,2024年中非合作論壇峰會新聞中心舉行首場見面會,介紹中非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圖/取自新華社

中國華為與網路通訊科技的快速成長,已成為西方立法者關注的焦點,他們擔心中國企業在「全球南方」尋找市場,因為那裡有大量的年輕人口,對廉價資料網路需求也很旺盛。此外,中國企業越來越多地將資料和電力供應結合起來,增加對非洲和其他發展中地區受援國政府的吸引力。

過去十年,伴隨着國家層面的「一帶一路」戰略,大陸3000多家中國企業「深耕非洲」,從傳統製造業、工程建設等領域擴大到科技、電子商務等新興行業。

《非洲報告》指出,今年的中非合作論壇很可能將為宣傳中國的「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和「全球文明倡議」提供空間,以此作為避免那種植根於殖民剝削的西方現代化的另一種現代化形式。非洲在全球南方中具相當分量。非洲在聯合國擁有54張選票,這使其自然而然成為中國重要的合作夥伴。

再則,全球對川普可能再次擔任美國總統的擔憂與日俱增,尤其是在非洲,因為他在第一任期內採取了疏遠非洲的政策,這很可能會強化非洲大陸與中國之間的聯繫。

在「全球南方」速崛起的時代,東西方競爭也更加激烈。作為中共官媒,新華社也發文指出,透過非洲的「發展之變」、「道路之變」、「思想之變」,一方面突出中國對非關係與西方殖民者的掠奪和欺凌存在根本不同,另方面也試圖再次向世界宣告中國會堅定不移走自己的現代化道路。

從西方眼光看來,中國顯然更像一個冤大頭,或類似西方殖民者的「新殖民者」。《法新社》報導,非洲領導人雲集北京,心裡想的也是如何從中國獲取自己國內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的貸款和投資。《紐約時報》則詳細鋪陳非洲債務危機如何對自身乃至全球產生「災難性影響」,並直言為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對抗美國和歐洲,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國家貸款機構。

對外部世界的質疑和中國內部的不滿,中國電力建設集團駐非工程師曹豐澤接受《香港01》專訪時表示,先不算政治賬,單從經濟賬來看,中國在非洲這麼多年是不虧的,長遠來看要比西方國家那種大肆掠奪要實惠很多。本屆政府對投資非常理性,很多投資項目也收得非常緊,我們作為國企想要獲得資金並不容易,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用的並不是中國官方來源的資金,有一些是中國或者外國的私營資本,有一些是當地政府的資金。而這些資本肯定是服務於自身的經濟利益的」。

在肯亞奈洛比,非洲之星鐵路運營公司機輛部的火車駕駛員蔣立平(右)與學員賀瑞斯走過一輛印有「連接國家 走向繁榮」標語的蒙巴薩-奈洛比鐵路(蒙內鐵路)機車(2023年5月23日攝)。圖/取自新華社

在肯亞奈洛比,非洲之星鐵路運營公司機輛部的火車駕駛員蔣立平(右)與學員賀瑞斯走過一輛印有「連接國家 走向繁榮」標語的蒙巴薩-奈洛比鐵路(蒙內鐵路)機車(2023年5月23日攝)。圖/取自新華社

對大陸內部普遍爭議的「大撒幣」式援建,曹豐澤直言「大家到現在還習慣於把我們這些出海打灰(施工)的工作稱為『援建』。大部分的工程,都是正常的商業合同,你給我錢,我賺一個合理的利潤。援助當然存在,一般都是學校、醫院這種人道主義性質。換個角度說,我們現在畢竟是一個市場經濟的地球,我們做事肯定是要服從這種市場經濟的邏輯的,單方面的援助關係它永遠不可能長久,只有雙向的互利互惠的關係才有可能長久,這是一定的」。

隨着中國在全球南方影響力日增,諸如西方的「傲慢與偏見」籠罩北京將成為常態,對中國來說,除了推動非洲的發展之變、道路之變、思想之變,同時還要在國際傳播方面扭轉,否則就真的成了「冤大頭」了。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