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振源/駐新加坡代表
一口氣便讀完僑務諮詢委員鍾仕達先生與世界拚搏的精彩九十載,他的成功人生充分體現勤奮樸實、創新突破、堅韌卓絕、冒險犯難的臺灣客家人精神。在九十載的世界拚搏當中,他累積的圓融智慧與靈活判斷的能力,造就他成功的家庭與企業,同時回饋臺灣家鄉、新加坡社會與臺商社團,成就他的圓滿人生。相信每一個年輕人、創業家、企業家都可以從這本傳記獲益良多。
回憶起來,我認識鍾仕達委員才二年半,那是我在擔任僑委會委員長時的事情。當時我工作太忙,但鍾委員是新加坡最重要的僑領,只好邀請他到辦公室吃便當。當時直覺他是一位誠懇篤實又充滿熱情活力的臺商領袖,一經細問,才知道他當時已88歲,一般而言早已經是含飴弄孫,不問世事的退休耆老了,但他精力充沛,思慮清晰,完全看不出實際的年齡!
後來我們又見了兩次面,每次都聽他滔滔不絕講述臺商在新加坡發展的狀況。再向同仁詢問,才知道鍾委員自1971年移居新加坡後,一直在為當地僑界及臺商服務,至今已超過50年,幾乎未曾一日間斷,無時不為海外臺商及僑胞請命,為促進臺灣國家經濟繁榮及社會進步為己念,令我感佩不已,也從此與這位「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的商界前輩成為好友。
擔任僑委會委員長時,我到東南亞探望僑胞多次,然而卻無緣到新加坡與僑胞見面。因緣際會,2023年5月我奉調來到新加坡擔任大使,有更多的機會認識鍾委員,才有機會深入暸解他的個人奮鬥及傳奇事蹟。除了更加佩服外,也鼓勵鍾委員把這些人生經歷出書,因為他的奮鬥史,不單只是一個海外臺商與世界拚搏的故事,更是無數兢兢業業的臺灣人帶領臺灣從60年代勞力密集產業帶動經濟起飛,到如今執掌世界半導體領導地位的最佳縮影。透過他的故事,我們看到了無數支撐臺灣經濟命脈的臺灣企業家孜孜不倦,無所畏懼的身影,而他們在面對各種困難及危險所展現的智慧、勇氣及毅力,更值得後輩年輕人效法學習,繼續為臺灣未來經濟前景打拼努力。
鍾委員出生於日治時期,他幼年目睹過戰爭時期的恐怖及貧困,躲避過美軍的空襲及轟炸,曾在宗祠裡讀過四書、五經,也經歷過在臺灣光復後拋棄日文改學中文國語注音符號的歷史轉折。客家人耕讀傳家及克勤克儉的良好傳統,孕育了他深厚的文化涵養及堅忍個性。
他自臺北工專紡織工業科畢業後,於1962年進入勤益紡織服務,當時臺灣的紡織業就像今天半導體業一樣,是最令人欽羨待遇優渥的金雞母工作,他的表現也深獲公司器重。但他不以此為滿足,不僅向公司申請留職停薪去日本東京工業大學學習紡織新知,他也樂於將所學與年輕一代分享,前往臺北工專及實踐家專兼課擔任混紡工程講師,廣獲學生好評,也升任公司總工程師。
本來他擔任總工程師備受公司重用,又在外面擔任講師,收入頗豐,本來可以穩定的過上安穩舒適的生活,但他卻毅然決定改跑業務,捲起袖子頂著烈日風雨全省跑透透去賣西裝布料,這樣的求新求變的轉換跑道可能不是一般人可以輕易下的決定,但他沒有猶豫,因為他相信只有親身暸解市場需求才能學會做生意,有一天自己做老闆,擔負起公司營運管理的重擔,這也種下他來到異國新加坡創業的機緣。
1971年鍾委員告別老東家勤益紡織,帶著家人及幾隻皮箱來到新加坡,擔任與友人合資創業的聯星紡織廠及百星製衣廠的廠長,原本預期美好開展的事業卻因碰上石油危機陷入困難。但鍾委員臨危不亂,一方面藉由嚴格控管成本及保持足夠的週轉金穩定公司財務,另一方面刻苦耐勞、穩扎穩打,連續十五年沒有星期天休息,積極開發新市場,當起了空中飛人,除了東南亞各國外,一般別人不敢去或不想去的國家包括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蘭卡、尼泊爾、印度甚至阿富汗,都可以見到鍾委員馬不停蹄、汗流浹背的身影。面對各國語言及文化的障礙,他也毫不畏懼,依然就像當年那個全省跑透透的年輕推銷員,但把全世界當作臺灣的城鎮一樣來經營,秉持熱誠、誠懇、柔軟的身段及優良的產品,鍾委員一點一滴打造自己的事業王國。
但世界各國畢竟不是臺灣的城市或鄉鎮,有的國家充滿了政治不穩定及戰亂,旅途中驚險處處,鍾委員有多次與死亡擦身而過、九死一生,好像在拍電影。1984年他到阿富汗碰上政變,首都喀布爾陷入混亂,他只能一直待在旅館中,幾天後好不容易搶到機票後就直奔機場飛往巴基斯坦再轉回新加坡,僥倖逃生。
1991年3月26日他由馬來西亞搭乘新航SQ117班機返回新加坡,竟碰上在新加坡歷史上第一宗也是迄今唯一一次的重大劫機事件,劫匪要求新加坡轉告巴基斯坦政府釋放服刑中的巴基斯坦前總理布托的夫婿及人民黨黨員,也要求將飛機加滿油後飛往澳洲雪梨,並揚言倘不順從,將每隔5分鐘殺害一位新加坡人,而鍾委員排在第三位,他連遺書都已寫好。所幸星國特種部隊在縝密規劃後迅速行動,在30秒內將4名劫匪全部擊斃,鍾委員也平安獲救,他當時寫的遺書現在仍被夫人好好保存在身邊,作為這次歷史事件的見證。
1995年3月20日鍾委員在東京開會,本來想搭乘地鐵,結果到銀座地鐵站看見大批人群捂著口鼻往外衝,原來他碰上了奧姆真理教在東京地鐵施放沙林毒氣,這次恐攻事件造成14人死亡,6千多人受傷,他若早幾分鐘進入地鐵,恐怕也會遇害。
上述三件事只是鍾委員在海外遭遇的比較嚴重的危險,其他包括遇上印尼排華事件,在尼泊爾及斯里蘭卡等國因衛生問題造成嚴重水土不服及疾病等問題,可謂不勝枚舉,但鍾仕達先生憑藉客家人及海外臺商的毅力及韌性,都一一平安度過。他也因此更加惜福,並更加積極投入社團服務及社會公益,以期造福人群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鍾委員於1991年與新加坡一群熱心的臺商一起創立了「新加坡臺北工商協會」,幫助旅居新加坡的臺商及僑胞安居樂業及拓展事業,如今協會已運作34年,是新加坡僑界最大也是最重要的社團組織,多年來對於促進臺星兩國交流、服務鄉親及協助政府凝聚僑心貢獻卓著。鍾委員不僅擔任協會的會長及名譽會長,也於2006年至2011年期間擔任兩屆的僑務委員,2012年起又獲聘為僑務諮詢委員,出錢出力,是新加坡僑界廣受敬重及肯定的意見領袖,深孚人望。
他也在1999年獲選為亞洲臺灣商會聯合總會總會長,進一步將對臺商的服務擴展至全亞洲,現在仍擔任亞總的名譽總會長及世界臺灣商會聯合總會諮詢委員,積極反映海外臺商對政府施政的建言,擔負臺商與政府之間的橋樑。
身為客家子弟,鍾委員不敢稍忘祖訓,多年來熱心海外客家事務,他在2005年創辦新加坡臺灣客家同鄉聯誼會,2011年更將9個亞洲國家的臺灣客家社團聯合起來成立亞洲臺灣客家聯合總會,進一步凝聚全亞洲客家鄉親的情感,提升客家文化在國際舞臺的能見度。他因熱心客家文化的海外傳承,於2009年獲客委會頒贈「客家貢獻獎-海外推廣類傑出成就獎」,2020年再獲客委會頒贈「客家委員會三等客家事務專業獎章」,是全球客家事務的傑出意見領袖。
鍾委員也熱心公益,積極投入慈善事業,心懷臺灣,每當臺灣有天災事故時,包括2009年莫拉克颱風及後來幾次的震災,他都踴躍捐輸,從不落人後,也積極回饋地方,捐款予故鄉屏東萬巒鄉公所購買車輛,以提供老人家看診接送服務,也在母校萬巒國小設立清寒獎學金及捐款購置教學設備。
鍾委員長期對國家及僑社的服務也深獲政府肯定,除在2012年獲僑委會頒贈「三等華光專業獎章」外,僑委會更在2024年7月頒發「福爾摩沙僑務專業獎章」給他,以表彰他對國家及僑界的卓越貢獻。
鍾委員今年已90歲,但就如他所說,他從來不去想自己現在幾歲,字典裡也從沒有「退休」這兩個字,至今仍自己開車上班及參加社團活動,不曾停歇腳步。面對鍾委員這樣一位胼手胝足為臺灣經濟打拼的臺商前輩,服務僑界及海外臺商超過半世紀的意見領袖,為客家事務勞心勞力的傑出客家子弟,慷慨捐輸的慈善家以及時刻心念臺灣的愛國僑領,我只能以聊聊的幾頁序文來表達我對他的崇敬及感佩。
相信閱讀這本書能帶給讀者許多樂趣及啟示,特別是對於準備擁抱世界勇敢出航的臺灣年輕人,鍾委員的成長奮鬥、面對問題的智慧、謙遜柔軟的處事身段以及無畏風浪與世界拚搏的勇氣,一定能夠給你們一些指引及激勵。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