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二選一!湯紹成:「台灣的中國人」解決認同困境

亞太綜合研究院院長湯紹成。圖/取自中評社
亞太綜合研究院院長湯紹成。圖/取自中評社

總統賴清德上任3個多月,台灣已經陷入內外交困的境地,亞太綜合研究院院長湯紹成指出,民進黨冥頑不靈、外力不斷涉入,使得兩岸兵兇戰危,甚至危害到整個東亞地區;當前唯一解方就是兩岸談判協商,化干戈為玉帛才是正辦。他並表示,以「台灣的中國人」為新的認同,或許是可以探討的方向。

湯紹成近日在第6屆兩岸關係天府論壇指出,賴清德政府受到前總統蔡英文執政8年遺緒的後果,朝野對峙,賴清德還轉守為攻火上加油,毫無緩和氛圍的意圖,確實缺乏領導人調合鼎鼐的高度。

湯紹成說,520之後解放軍的軍演目標,就是針對台灣的能源匱乏,大半需要靠輸入;加上美國攪動台海,想要利用台灣來刺激北京,這些都是台灣的外部困境。但除此之外,台灣內部政治認同問題也困擾已久。

湯紹成說,綜觀世界各國的認同形成過程,大多是由文化認同開始,再形成民族認同,最後達到國家認同,且這些認同階段都相互影響。兩岸分離一甲子,仍然同文同種,原生因素幾乎未變,但政治認同卻大異其趣。若不把台灣人與中國人做對照的選項,也就是不採取「你認為你是台灣人還是中國人」這種二選一的問法,而只問是否屬於中華民族的一份子,其實台灣人的認同度是接近70%,文化上台灣人當然是屬於中華民族。

湯紹成指出,當前許多民調、問卷,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百分比只有個位數,這是因為把政治認同和文化認同混為一談。若能將政治認同與文化認同分開,形成「政治的台灣人,文化的中國人」,再合成「台灣的中國人」認同,就可以在「台灣人」與「中國人」這兩種認同中找到平衡點,可能會獲得較大共鳴。他表示,他幾次以學生為調查對象的問卷,「台灣的中國人」這個認同都拔得頭籌,這一點值得深思與探討。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