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去年(2023年)7月批准提供總值3.45億美元(約台幣110億元)的國防物品和服務給台灣,一度引發高度關注,認為拜登政府的作法「形同幫台灣打通『準盟邦』的任督二脈」,確立了台灣「非北約(NATO)主要盟國」資格,深具戰略與政治意義。
但美國國防部監察長辦公室(DoD OIG,Department of Defense Office of Inspector General)周三(11日)披露,2023年美國透過「總統撥款權」(Presidential Drawdown Authority)程序交付台灣的國防軍備,在運交過程中存在「不堪使用且包裝不良」的問題,許多幾乎「無法使用」(unserviceable),包括270萬發1983年生產、已經過期的子彈,以及超過3500組防彈板和背心都已受潮發霉。中央社引述美國在台協會(AIT)人員的說法,這些彈藥的包裝「像是清掉不要的東西」。
長達40頁的《國防部對向台灣提供的總統撤資設備的追蹤和問責評估》報告(Evaluation of the DoD’s Tracking and Accountability of Presidential Drawdown Equipment Provided to Taiwan)指出,發現有超過340件貨物棧板滯留在崔維斯空軍基地(Travis Air Force Base)登機處長達3個月,在等待運往台灣期間因為淋雨朝濕受損,其中120件據稱是「潮濕發霉的防彈衣」仍被運送到台灣,還收到270萬發部分已過期的彈藥,也有裝在已被水泡爛紙箱中的M240機槍。報告中提到,當時台灣花費了數周的時間將這些裝備拆裝、風乾,最後才能完成盤點。
報告指出,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這些軍備被送到登機處堆放近3個月後,才第一次提出對這些軍備執行特殊空運任務飛行的要求,「這個基地缺乏足夠的儲放能力,以致遭受惡劣天氣影響」,「廣泛來說,交付不具備執行任務能力的軍備,將限制國防部實現已建立安全合作目標的能力,並可能導致夥伴對美國失去信心」。而這也導致美國多承擔了至少73萬美元(約新台幣2336萬元)的額外費用。
報告最後強調,已向國防安全合作局(DSCA)局長提出數項建議,包括制定縮短「總統撥款權」執行命令的計畫。該計劃應解釋每個軍種中「總統撥款權」的設備運送到港口等具體職權與時間表。國防部督察長辦公室強調,將持續監督國防部全面落實建議的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