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鎤銘專欄】中國大陸如何在通縮與通膨雙重危機中突圍?

蔡鎤銘(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於2025年重啟的145%關稅政策,對中國大陸經濟構成前所未有的挑戰。此舉不僅衝擊其出口導向模式,更在國內引發通貨緊縮與通膨並存的複雜局面。人民幣貶值壓力、食品價格上漲隱憂及資產通縮加劇,讓政策制定者進退維谷。本文將剖析關稅戰的最新動態及其對中國大陸的影響,並探討其應對策略的困境。

川普關稅的背景與經濟衝擊

川普的關稅政策旨在縮減美國對華貿易赤字。根據美國商務部數據,2024年美國對中國大陸貿易赤字達3,790億美元,較2023年成長2.5%。2025年4月10日,白宮宣布對中國大陸進口商品徵收145%關稅,包含125%對等關稅及20%芬太尼相關關稅。中國大陸迅速反制,於4月11日將對美國商品關稅從84%上調至125%。根據聯合新聞網4月13日報導,川普駁斥「關稅豁免」傳言,強調「沒有任何國家能逃脫,尤其是中國大陸」,並批評其對美貿易政策「遠比其他國家惡劣」。

中國大陸長期面臨通縮壓力。根據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2024年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均下降2.3%,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僅增加0.7%,顯示內需疲弱。關稅進一步壓抑出口,2024年對美出口下降8%,至4,200億美元,加劇產能過剩。根據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關稅可能使2025年GDP成長率從4.8%降至4.3%。同時,進口成本上升或推高食品價格,引發通膨風險。

中國大陸商務部指美國關稅違反WTO規則,已向WTO提起訴訟,稱其為「單邊霸凌」。關稅戰衝擊就業,2024年城鎮調查失業率升至5.3%,較2023年增0.2個百分點。雖然對美出口占GDP僅2%,出口下滑仍影響供應鏈,放大經濟壓力。

人民幣貶值:危機的放大器

人民幣匯率波動是關稅戰核心。根據國際貨幣基金會(IMF),2024年人民幣兌美元貶值5.7%,至7.25,2025年或達7.5。貶值加劇資本外流,2024年外匯儲備減少350億美元,至3.22萬億美元。川普4月13日重申對中國大陸的強硬立場,根據聯合新聞網,可能進一步推高匯率壓力。

貶值推高進口成本,尤其是大豆等農產品。中國大陸進口大豆60%來自美國,關稅導致成本上升10%-15%。根據中國大陸海關總署,2024年大豆價格上漲7%,達每噸620美元。食品價格占CPI的31.8%,2024年成長2.1%,為CPI主要推力。房地產市場低迷,2024年一線城市房價下跌12%,二三線城市跌15%。根據彭博社,外資流出房地產市場200億美元,若貶值持續,2025年資本外流或達500億美元。

匯率壓力與資產通縮形成惡性循環。穩定匯率需收緊貨幣政策,但這加重通縮;放鬆則推高通膨。中國大陸試圖透過WTO訴訟與外交緩解壓力,但內部挑戰難解。

食品通膨隱患:供應鏈的連鎖效應

關稅戰推高食品價格。2024年,中國大陸進口大豆9,800萬噸,60%來自美國。關稅使飼料價格上漲,影響畜牧業。根據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2025年食品價格或因關稅上漲6%-9%,CPI達2.5%-3%。2024年,豬肉價格上漲5.2%,占食品漲幅40%。

全球供應鏈重組加劇波動。巴西2024年對華大豆出口占比升至35%,但若美國需求增加,供應可能短缺。根據路透社,2024年全球大豆價格波動率達15%,為五年最高。食品通膨威脅社會穩定,中低收入群體食品支出占收入42%,價格上漲或引發不滿。2024年,部分城市因價格波動出現抗議。

中國大陸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表示,若美國繼續加稅,將採「實質反制」,如限制美國農產品進口,恐進一步推高食品價格。川普4月13日否認豁免,根據聯合新聞網,顯示關稅戰短期難緩解,加劇通膨壓力。

資產通縮加劇:市場的雙重挑戰

關稅戰加劇資產通縮,房地產市場首當其衝。根據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2024年房地產投資下降9.5%,新屋銷售面積縮減13.2%。一線城市房價下跌10%-12%,二三線城市更甚。關稅壓抑出口,2024年工業企業利潤下降4.7%,削弱投資意願。

金融市場動盪加劇。2024年,上證指數波動幅度達22%,全年下跌6.3%。外資流出股市320億美元,創2015年新高。地方政府債券違約風險上升,2024年違約規模達1,200億元人民幣。根據摩根大通,145%關稅可能使對美出口三年內減半,加劇資產價格下行。

資產通縮壓抑消費。家庭財富65%與房地產掛鉤,房價下跌拖累內需。2024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僅增長3.2%,較2023年降1.5個百分點。根據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21世紀中國中心主任史宗瀚(Victor Shih),關稅或致失業激增,進一步衝擊消費。

政策應對的艱難平衡

關稅戰限制政策空間。為應對通縮,中國人民銀行2024年三次降息,基準利率降至2.9%。但寬鬆加劇貶值,2024年資本外流達500億美元。根據世界銀行,若2025年貨幣刺激擴大,CPI或超3.5%。財政上,2024年基建投資1.8萬億元,但地方債餘額達42萬億元,占GDP的32%,債務利息支出1.2萬億元,占財政收入15%。

關稅戰影響國際布局。2024年,「一帶一路」投資下降10%,至1,300億美元。2025年4月1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見西班牙首相佩德羅·桑切斯(Pedro Sanchez),呼籲抵制美國霸凌。根據華府智庫CSIS高級顧問甘思德(Scott Kennedy),美國難以單靠關稅使中國大陸經濟崩潰,顯示其抵禦能力。但民族主義情緒或限制外交靈活。

川普145%關稅與中國大陸125%反制為經濟帶來多重挑戰。人民幣貶值、食品通膨與資產通縮交織,政策制定者在穩定匯率、提振內需與控制通膨間艱難抉擇。川普4月13日否認豁免,顯示關稅戰短期無解。中國大陸需加速結構性改革,增強韌性,方能在危機中尋求突圍。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