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評論】誰在怕千里共嬋娟?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秋節佳話,是中華民族乃至普世人民嚮往的美好祝願。圖/讀者提供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秋節佳話,是中華民族乃至普世人民嚮往的美好祝願。圖/讀者提供

衣冠城/梅花新聞網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又逢月圓人團圓的中秋佳節,家家戶戶增添食材、備妥月餅、柚子等應景美食,準備過節團聚,但在今天的台灣,有人懷疑,依據民進黨的思維邏輯,慶祝這個源自中華文化的節日,會不會因為「認同中華文化」成為被統戰的對象。

國安局日前表示,中共藉由文化、宗教等軟性議題包裝統戰陰謀,透過舉辦兩岸文化交流較低政治敏感性的活動,藉以潛移默化提高台灣民眾對中華民族與中華文化的認同,進而營造有利的「反獨、促融、促統」條件。

國安局的說法令人匪夷所思,國安局不是一般名嘴,是國家機關,難道不需遵守憲法?憲法增修條文有「國家統一」的字眼,我們憲法不是「一中憲法」嗎?「反獨、促統」就算執政當局不願推動,但又何罪之有?

再者,如果認同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就會落入敵人統戰圈套,那麼台灣過去推動「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怎麼沒有推垮中共政權?如果以文化做為武器,兩岸文化戰爭中我們手中的武器又是什麼?

民進黨立委沈伯洋還說:「中國一直以來搶下這方面話語權,只有他來解釋什麼叫媽祖,用這樣的方式,不自覺讓我們必須在宗教活動上面,跟他們融為一體。」這種說法也很奇怪,難道要「一個媽祖,各自表述」,難道我們要像一神教一樣發動宗教戰爭?

以反統戰之名拒斥中華文化的界線又在哪裡?根據人類學家泰勒對文化的定義,文化包含了知識、信仰、法律、道德、習慣以及其社會成員所掌握的其他能力的總和。依此定義,除掉中華文化,我們既有的生活方式豈不有翻天覆地的變化,且無所措手足。這就讓人想起孫中山說的那個挑夫的故事,挑夫中了彩票,樂的把扁擔丟了,沒想到彩票藏在扁擔裡,結果既換不到彩金,連謀生的工具都沒了。

所謂「以政變俗」,若是帶有進步性倒也無可厚非,但往往是鬧劇一場。例如法國大革命時因為反對天主教會,曾經推行「法蘭西共和曆」,廢除「葛利果曆」。共和曆的一天十個小時,每小時分為100分鐘。一周十天,全年36周,一月30天,一年360天,年底閏日5天。一年仍保持12月,但是名稱全改成自然現象或與農村生活有關,例如霧月、風月、雪月、釀月、牧月等。搞得天下大亂,天怒人怨,最後到了拿破崙上台後就完全廢除了。

固然民進黨「去中化」如同螳臂擋車,荒謬至極,但國安局赤裸裸的把去中化上綱國安層次,製造兩岸人民間的對立仇恨,亦應嚴肅以對。

第一、台灣民主化過程中重視台灣本土文化的保存與推廣,原本只是在強調「本土化」,並沒有刻意凸顯台灣本土文化與中華文化的對立。現在不但公然、大力的「去中國化」,甚至拉高到國家安全的層次,將去中化作為兩岸對抗的工具,讓原本兩岸的制度之爭,變成國族對抗。

第二、當文化作為國家動員的工具,這時就會出現,一種對人民生活恣意妄為、簡單粗暴的干預,對於歷史就可以任意切割與扭曲,一步一步走向法西斯主義,從蔡英文以降的走向「選舉威權」不正是如此?

第三、當國安單位發動文化戰爭就表示台獨運動的急迫性與焦慮感。面對中國崛起,特別是在軟實力上的民族自信,台獨運動面臨時間的壓力,發現在軍事動員能力有限的情況下,感到焦躁不安,急欲在思想動員上加大力度,急於切割。

台灣許多研究機構和民調機關在調查台灣人認同時,往往犯了一個錯誤,或是刻意忽略,就是將台灣人與中國人對立起來成為二分法的選項,而缺乏「華人」這個較少政治性、較多文化概念的用語。如果問是否認為自己是「華人」的比例應當不會太低。事實上不少民進黨人是也曾返鄉祭祖。所以當習近平對馬英九表示,只要回到中華民族認同,兩岸一家人,沒有什麼不能談,獨派就感受到巨大的壓力。許多人雖然不認同中共政權,但是在文化上甚至血緣上並不否認自己是中華民族或中華文化的一份子。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是中華民族乃至普世人民嚮往的美好祝願,台灣人民一樣希望歲月靜好,過著歷史悠久、義蘊豐富的傳統佳節,對於那些每逢月圓就群魔亂舞的政客就隨他去吧。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