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明月何曾是兩鄉 一把油紙傘兩岸共傳承

老字號油紙傘工作室廣進勝老闆林榮君,仍堅持使用傳統工藝製傘。圖/取自紀錄台灣YouTube
老字號油紙傘工作室廣進勝老闆林榮君,仍堅持使用傳統工藝製傘。圖/取自紀錄台灣YouTube

油紙傘是中華文化的重要遺產,也是兩岸共同根基的象徵。在高雄美濃地區,有一座保存完好的客家文化小鎮,其中一家傳承三代的老字號油紙傘工作室廣進勝,其老闆林榮君至今仍堅持使用廣東地區的傳統工藝製作油紙傘,見證了兩岸共通的文化與情感。

據央視影音明月何曾是兩鄉報導,林榮君說明,傳統油紙傘的製作工藝相當繁複,包含傘骨製作與組裝、傘面貼紙、上油繪圖等多道精細工序。初學者在製作傘骨時,一天內手指可能會被竹絲扎傷數次,而在傘骨上纏線時,必須保持高度專注,確保線距均勻,若有偏差只能拆線重繞。對於製傘的師傅級工匠而言,製作一把完美的油紙傘至少需耗時一周,而要獨立完成一把傘,則至少需要十年以上的磨練。

林榮君表示,油紙傘又稱唐傘,當年客家人遷移來台時,美濃地區的一位金主特意前往大陸邀請專業製傘師傅,教授製傘技藝,而他的父親正是第一批學徒之一。早期美濃地區約有20多家油紙傘工廠,每年產量達2萬把,但隨著布製傘進入台灣市場,油紙傘逐漸走向沒落。

儘管如此,林榮君的父母仍然堅持經營,成為美濃僅存的油紙傘家庭工作坊。然而林榮君也在快要邁入不惑之年意識到,如果不傳承父母的手藝,這項傳統文化可能會在台灣消失,於是便毅然決然全身心投入油紙傘的製作與傳承。

除了製傘和售傘外,林榮君還在工作室旁設立了DIY體驗區,讓遊客親自體驗製傘的樂趣。對此,林榮君認為,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與推廣不僅需要堅持,更需要創新。因此,他和妻子吳劍英除了保留在傘面書寫經典詩詞,以及創作水墨畫等傳統系工藝外,還嘗試了剪紙、藍染、版印等創新系列。

油紙傘過去主要用於遮陽擋雨,如今被視為藝術品,也是中華文化特有的美學象徵。其外圓內方的形狀與古錢幣相呼應,象徵做人處事的道理。在客家文化中,油紙傘的諧音為「有子」,再加上「傘」字中包含四人一十,象徵人丁興旺。油紙傘也成為連接兩岸文化的重要載體。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