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專論】吳慷仁赴大陸發展的省思

金馬、金鐘雙料影帝吳慷仁,近日傳出與中國大陸經紀公司簽約,引發網友熱議。圖/取自吳慷仁臉書
金馬、金鐘雙料影帝吳慷仁,近日傳出與中國大陸經紀公司簽約,引發網友熱議。圖/取自吳慷仁臉書

劉新圓/樂齡學習中心兼任講師

近日討論最熱烈的影視新聞,莫過於金馬、金鐘雙料影帝吳慷仁,傳出與中國大陸經紀公司簽約,即將到對岸發展,還可能直接飾演男主角,與大陸紅星孫儷搭檔。

吳慷仁西進中國大陸不抗中了

國內許多粉絲對此表示失望,覺得被背叛了。因為吳慷仁「反共」的形象深植人心,當年太陽花學運,他就公開反對服貿。在藝人紛紛西進的這幾年,他一直堅守台灣,對本土影視不離不棄。猶記得《斯卡羅》一劇,為了演好滿清末年的通譯者,不惜減掉11公斤,敬業精神令人感佩。

大陸觀眾對他想必也不陌生。豆瓣評分名列前茅的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當中,那位戴著眼鏡、執著探討真相的記者,被老婆抱怨、被丈人碎念,卻很能收穫戲迷的好感。

或許因為演技精湛、知名度高,所以就算政治立場與對岸不合,人家也可以忽略不計。只要想到名滿兩岸的台灣一線男星的戲開播、轟動神州的那天,就能賺得盆滿缽滿,做夢都會笑醒,管他什麼立場!

什麼主義再偉大,終究不能當飯吃,只有實現自己的夢想、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才比較實在。何苦為了特定的意識型態,犧牲自己對外發展的權益?

有人擔心,吳慷仁在大陸演出的內容會因為對岸威權體制而受限,難以盡情發揮。事實上可能剛好相反,大陸雖然仍存在審批制度與思想控制,但他們的題材卻依然隨著經濟發展及生活品質的提升,越來越多元。早期的強項是歷史劇,近年來連現代偶像劇也不遑多讓。何況網路小說不斷產出各式各樣的故事,想像力五花八門,編劇有太多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來源,大陸的影視實力,早已非吳下阿蒙。

影視環境每況愈下台灣藝人西進大陸或走向國際

反觀台灣的影視環境卻每況愈下,古裝劇、武俠劇幾乎消聲匿跡,近年來主題更越來越限縮在台灣內部,自己人都不見得捧場,更別說走向國際了。

如今,國內影視業者若不靠政府補助,很難獨力製作好戲,而執政者也就可輕易以此控制題材來「洗滌人心」。看看過去幾年當中,出現了多少政治正確的影視劇,便可略知一二。像最近被批為政治洗腦劇,「製造恐慌」的《零日攻擊》,就從文化部得到超過七千萬的補助。李遠部長辯稱是投資,那他是不是該講清楚,如果盈利,政府可以回收幾成?又如果虧損,納稅人就只能自認倒楣嗎?

荒唐的是,我們自己引以為傲的自由社會,產出的影視作品,竟然比對岸威權體制的作品,還要狹窄與侷限。今年初耗資8600多萬的歌仔音樂劇《1624》,被批打造虛假史觀。演員無論來自京劇、豫劇團或客家戲團,一律都得唱歌仔調,這不免讓人想到文革時期的樣板戲,所有劇種的演員都得穿上毛裝唱京腔,簡直異曲同工。

難怪有人說,不到台灣,不知「文革」還在搞。這就是台灣民主的價值?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