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奎博/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外交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外交學系教授
賴清德於9月24日在出席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民防活動時稱,絕不可能與中共當局簽和平協議,「一紙協議是靠不住的」,要「備戰來避戰,靠實力達到和平」。
在賴清德眼中,兩岸和平僅能靠實力換取,沒有第二條路。這作法堪比1949年到1980年代,兩蔣總統在台、澎、金、馬以強大三軍對抗中共解放軍,以堅壁清野的「三不」(蔣經國的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回應中共提出的「三通四流」統戰訴求。
不過,他們的作法有四大時空環境的基本差異。一、兩位蔣總統是為了捍衛中華民國主權,「光復大陸解救同胞」,中華民國總統賴清德則是在推動自認務實的臺獨工作,中華民國只是用來保護臺獨的外殼。二、兩岸軍力早已失衡,解放軍具明顯優勢。三、兩蔣時代經濟實力漸勝中國大陸,蔣經國逝世前,臺灣的國民生產毛額(GDP)約占中國大陸(不含港澳)的25%,但去(2023)年臺灣的7566億美元GDP約只占中國大陸(仍不含港澳)的4.2%,排在廣東、江蘇、山東等八省之後,遑論兩岸後來的連結,比兩蔣時代既深且廣。四、兩蔣時代迄1979年止,與美國有正式外交及共同防禦等條約,而目前賴政府與美國沒有前述的關係;或謂美國現在「抗中友臺」是主流,但事實上美「抗中」有其限度,並非無限上綱,而「友臺」有其保留,並非義無反顧。
所以,目前賴清德政府強調的都是強化嚇阻力量,但這顯然不適合當下的環境。賴清德及其國安團隊應盱衡國際和平歷史,思考三管齊下的策略,亦即在強化嚇阻力量外,提升臺灣民主,維持兩岸制度化協商與交流。
臺灣地區的民主發展停滯不前,政黨政治間鮮有溝通及妥協,甚至有人認為民主已略為倒退。如果民主不能成為中華民國的軟實力標竿,盡說臺灣「站在世界民主防線最前沿」,其實意義不大,效果更將有限。
至於維持兩岸制度化協商與交流,從1990年9月兩岸紅十字會獲各自官方授權簽署的「金門協議」開始,到蔡英文、賴清德時代,有些協議已徒具形式。原因不在窒礙難行,而在兩岸是否有一定的政治基礎。過去的30多年中,這個基礎就是各自根據憲法、求同存異,所體現出的「一個中國」,在臺灣方面指的是中華民國,中共當局認定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簡言之,有了制度化的互動,兩岸兵戎相見的風險就少了很多。李登輝主政的1990年代前半是如此,馬英九時期那8年亦是如此。雖然兩位均持續強化防衛力量,但如「辜汪會談共同協議」、「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等也沒少過,是臺海和平穩定的支柱之一。
2024年3月20日,天主教教宗針對俄烏衝突及加薩戰爭發表演說,表示「我們應盡一切努力去斡旋、談判使戰爭結束」,指出了談判協商的重要性。希望賴政府能正視兩岸制度化談判下的各種協議,對於兩岸關係和平穩定所產生的影響。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