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專論】電價調整未解決缺電、排碳及台電破產等能源問題

台電虧損狀況嚴峻,電價費率審議會9月30日決議,民生住宅電價凍漲,產業電價調漲12.5%,新電價將在10月16日上路。圖為位於新北市蘆洲區的變電所。圖/中央社
台電虧損狀況嚴峻,電價費率審議會9月30日決議,民生住宅電價凍漲,產業電價調漲12.5%,新電價將在10月16日上路。圖為位於新北市蘆洲區的變電所。圖/中央社

曾志超/中華經濟與金融協會副秘書長
 
我國能源政策千瘡百孔,期待透過電價調整,緩解能源種種問題。九月最後一天,電價費率審議會終於敲定電價調漲方案,即使三年來已第四度調漲產業電價,然此係妥協式的調整,無助於調整包含供電穩定、節能減碳以及台電巨幅虧損等沉痾。以下針對我國當前的能源亟待解決的能源困境,逐一分析之:
 
非核家園政策下供電走鋼索
 
縱然政府一再擔保,我國不缺電,行政院長卓榮泰七月才表示,政府在2030年前有充裕的準備,未來還有新的電廠會增加,但仍要看電廠建設速度,至少能確保2030前不缺電。惟包含台灣美國商會、《經濟學人》、CNBC等外國媒體,均示警台灣面臨缺電危機。
 
尤其在高耗能的人工智慧(AI)新興技術帶動下,能源消耗將急劇增加,而執政黨卻還堅守「非核家園」意識形態的思維,2025年將所有的核電廠關
閉,讓能源供應更加吃緊。電費多次調漲,僅用於彌補台電部分虧損,卻未對改善能源穩定供應或提高供電韌性有所裨益。
 
電價仍不合理 更使節能減碳淪為口號
 
我國能源價格刻意維持較鄰國低廉,以維持產業競爭力。根據經濟部二月的新聞稿,提及以2023年國際能源總署IEA的統計,台灣工業電價為全球第3低。本次調價後產業用電均價為4.29元/度,但仍低於主要出口競爭國家韓國工業電價(去年均價4.53元/度及今年上半年均價4.65元/度);惟調整後的民生電價,仍排名全球第5低的水準。
 
政府刻意壓低能源價格,電價結構長期扭曲,除了無法反映能源成本外,還缺乏節能的誘因,電力消耗居高不下,並產生可觀的溫室氣體,與淨零碳排國際趨勢相違逆。加上強迫幾無排碳量的核能退場,增加高碳排的火力發電,都不利於環境永續。
 
此外,為擔憂民眾反彈,住宅、小商店、民生內需產業,食品(含加工及零售)、攤販集中市場、量販店、超商及超市凍漲,農漁、學校及社福團體等電價均不調整,實已缺乏正當性;遑論用電或產值衰退的產業,採凍漲或減半調漲,就更顯無道理,難道用電減少或產值衰退的產業,就要鼓勵他們多用電?明年這些產業用電或產值成長,電價是否也應恢復漲價?
 
靠政府撥補台電仍將巨幅虧損面臨破產
 
經濟部表示,目前(電價調整前)台電公司每賣1度電就虧損0.4元,須逐步透過電價合理反映,以使台電公司持續開發建設及穩定供電。然去年政府捐助500億元後,仍有近二千億元的虧損。2024年前7月合計虧損已達529億元,累積虧損更達4,348億元之譜。
 
電價漲價後,依據台電說法,至年底電費收入估僅增加新台幣150億元,對於龐大的財務漏洞,有如杯水車薪;即使按照政府計劃,今、明年均撥補千億元,也無法改善其財務結構。若依照經濟部郭智輝部長宣稱要台電「自負盈虧」,台電勢必將走向破產一途。國營事業的台電終日擔憂生存,如何能專注電業改革?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