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評論】兩岸問題的新出路

兩岸和統無望,武統就勢在必行嗎?能不能在「統、獨」之間找到另外一條出路。圖/電腦合成
兩岸和統無望,武統就勢在必行嗎?能不能在「統、獨」之間找到另外一條出路。圖/電腦合成

黃征輝/前海軍上校、艦長

縱然眾人皆知賴清德總統是務實的台獨工作者,但其上任後的言行,再再表現出的台獨理念,頑強的程度仍讓人訝異。除了在就職演說公開表示: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互不隸屬的兩個國家;2024年9月24日,賴赴台灣南投出席「福摩薩學院」「方舟計畫民防訓練」時更強調:「台灣絕不可能簽署和平協議,那一紙協議是靠不住的,要靠實力確保和平……」,他更堅定地指出:「要以『備戰』達到『避戰』」。

賴總統所思所想,未來施政會如何向台獨傾斜,再清楚不過。

2024年9月30日,習近平主席在「中共建政75周年招待會」中強調: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大勢所趨、大義所在、民心所向,歷史的車輪誰都無法阻擋。

兩岸關係經過蔡英文8年執政,原已遍地荊棘;未來4年賴政府必定加碼,想必如坐雲霄飛車。其實,就算國民黨重返執政,和統也不可能。而這「不可能」,不是因為兩岸政治制度與經濟實力的差異,而是在民進黨長期執政,綿密認知戰的洗腦下,台灣有將近8成民眾認為自己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

兩岸和統無望,武統就勢在必行嗎?能不能在「統、獨」之間找到另外一條出路,讓北京與台北都有下枱階?

歐盟可師

歐盟的歷史可追溯到1952年建立的「歐洲煤鋼共同體」,當時只有6個成員國,之後依序修訂合作內容,增加成員國數目,逐漸從貿易實體轉變成經濟和政治聯盟。如今歐盟有27成員國,24種官方語言,4億多歐盟公民,對歐洲的經濟發展與和平維護做出重大貢獻。

歐盟的運作,基本由以下3機構負責:

 1.議會

27成員國依各國人數按比例選舉,總計705名議員,任期5年。

 2.執委會

各成員國推派1名代表組成。此代表通常由國內「歐洲議員」選舉時的最大黨指定,之後經「理事會」選舉「執委會主席」,再交付議會表決通過,任期同樣為5年。

 3.理事會

成員國元首組成,共推選「理事會主席」,任期2年半。另外,不管誰當選理事會主席,由於他身為國家元首,公務必定繁忙,若需長時參與歐盟事務恐有難處,因而理事會另設「當值主席」。當值主席由歐盟成員國按輪值制度擔任,通常為各國政府指派的高級官員,每6個月更換一次,負責組織和主持歐盟理事會的各類會議,推動議事日程。

歐盟成員的權利與義務

歐盟成員使用共同貨幣(歐元)、零關稅,旅遊90天內免簽;若旅遊超過期限需申請登記,且只要提出「生活無慮」的保證,通常都會獲得准許。

其他如工作自由、設廠自由、司法合作與協助、教育等,皆與「地主國」人民的權益相同。例如德國、瑞典、芬蘭、丹麥、奧地利的大學不收學費,歐盟公民申請這些國家大學,只要錄取,都可比照地主國的學生免學費。

歐盟設定了「歐洲健康保卡」,這是一張免費的健保卡,提供歐盟公民在成員國之間旅行時,能夠和地主國人民一樣,擁有基本公共醫療服務,也就是以相同的條件和費用享受醫療保健服務。

創建亞盟

全球有5個火藥庫,其中俄烏、以巴已經爆發,另3個在台海、南海、東北亞,地點全在亞洲,個個蠢蠢欲動,而其原因,全都是美國在背後煽陰風,點鬼火。

如何破解美國的陰謀、確保亞洲和平,進而解決兩岸問題,甚至北京在美中爭霸中出奇致勝?本文建議仿造歐盟創建「亞洲聯盟(以下簡稱亞盟)」。推動程序與重點如下:

 1.北京推動

中國是亞洲的領頭羊,創建亞盟,北京責無旁貸。

 2.創始成員

為減少創建難度,初始成員只需納入中國、日本、韓國、台灣、香港、澳門(以下簡稱「創始成員」)。如此規劃的理由如下

(1)創始成員不僅外貌相近,且皆推崇儒家文化。

(2)依2023年IMF資料,按「國際滙率」與「購買力平價」,創始成員GDP如表一:

由於2023年美國GDP為27.36萬億美元,從表一可知,若按「國際匯率」,創始成員總GDP值占美國91.2%;若換算成「購買力平價」,則為162%。

依2023年IMF資料,創始成員「人均GDP」,同樣按「國際滙率」與「購買力平價」如表二:

人均GDP被世界銀行劃分為4類,分別是低收入國家(低於1,085美元),中低收入國家(1,086至4,255美元),中高收入國家(4,256至13,205美元),以及高收入國家(超過13,205美元)。依此標準,創始成員的「購買力平價」都屬於「高收入國家」。

(3)若能說服日、韓加入,港、澳毫無難度,台灣也別無選擇,否則自外於亞盟,台灣經貿的未來在哪裡?

(4)說服日、韓是創建亞盟的成敗關鍵。中國五千年歷史從未對日、韓展現侵略野心,元朝是意外的篇章,曇花一現。如今如北京做出安全保證,日韓當可高枕無憂。至於隱患朝鮮,有中國坐鎮西境,平壤能掀起什麼風浪?

(5)創始成員有「國」有「地區」,兩岸各說各話,雙方都不點破,也各有下枱階

3.運作機制

(1)仿照歐盟理事會、執委會、議會。然為防範人口大國獨大,可成立「上、下議院」,下議院依人口比例選舉議員人數,上議院則由創始成員各選派2位代表。法案得先經由下議院同意,再送到上議院決議。

(2)不管是稅制、遷徒、簽證、建廠、工作、就學、醫保等,項項經緯萬端,協商曠日費時,然而一旦展開推動工作,只要六方代表坐下來討論,兩岸敵對關係不就可能化解

4.未來潛力

若能成立亞盟,首先可能加入的是新加坡,接下來是東協。果真走到這一步,亞盟的經濟實力,即使美國加上歐盟,不也望風披靡?從此,誰還需要看美國霸權的臉色? 

美國戰略大師布里辛斯基 (Zbigniew Brzezinski,1928年3月28日—2017年5月26日) 曾說,「中、日、韓」結盟是美國的夢魘。假如三國結盟都是美國的夢魘,推動亞盟成立的那一刻,不意味著敲響美國霸權的一記喪鐘?

註1、依購買力平價,歐盟27國人均GDP最低者為保加利亞33,289美元,最高為盧森堡132,414美元,貧富差了近4倍。

註2、理論上而言,歐盟公民會從經濟較弱的國家前往經濟發達的國家工作和定居,實際卻要考量生活成本、語言障礙、文化隔閡、社會認同、專業與技能要求。根據歐盟統計局的數據,大約有1700萬的歐盟公民生活在自己國家以外的其他歐盟成員國,這個數字占歐盟總人口的3.8%左右。

註3、移民影響:

  1. 目的國:受益於年輕、具有活力的勞動力,但也面臨社會融合和資源分配的挑戰。
  2. 來源國:人口外流對來源國產生了複雜的影響。一方面,移民回國後帶來資金和技能,另一方面,也導致部分國家的勞動力短缺,特別是在醫療和教育等公共服務部門。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