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勤講堂】別讓菜價聞風就漲!

每逢颱風造成菜價上漲預期心理,農產品產銷失衡,政府應加強管理。圖/中央社
每逢颱風造成菜價上漲預期心理,農產品產銷失衡,政府應加強管理。圖/中央社

戴肇洋/台灣省商業會顧問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溫室效應日益劇烈,加上自然災害交織疊加衝擊,使得農產品產銷呈現失衡,成為常態之現象。

台灣更是難以倖免,每逢颱風來襲或大雨驟降,在造成慘重災情的同時,導致農產品市場價格大幅上揚,進而波及民眾日常生活,迄今政府似乎都難以找到有效解方。

預期心理造成菜價飆漲

今年八月「凱米」颱風侵台,造成農業損失新台幣30億元以上,其中蔬菜價格上揚8.58%,讓八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達到2.52%。十月的「山陀兒」颱風侵台之前,民眾在預期心理下搶購,菜價也應聲大幅上揚;雖颱風威力在登陸後遭到地形破壞減弱轉為熱帶性低氣壓,但隨著颱風挾著豪雨,讓菜價創下五年以來的新高,預估短期之內恐難下降。

在此同時,我們卻又發現,每逢颱風來襲或大雨驟降造成災害之後,從行政部門的高層官員至各級民意代表,無不馬不停蹄前往災害地區視察勘災,同時要求農業主管部門必須從簡、從速及從優採取現金發放救助。這個場景每逢自然災害後始終不斷重複上演。

無庸置疑,政府採取現金救助目的在於,協助農民於遭到自然災害後,在短期內能夠恢復耕種能力,進而早日生產農產品,避免因供應嚴重失衡,帶動市場價格大幅上揚。

應急、救難當然很重要,但每逢自然災害之後,農業主管部門除了奉長官之令、順農民之盼,馬上公布受到自然災害農產品項目接受農民申請,藉此填補農民災害損失,政府沒有其它的根本對策了嗎?

現金急難救助,只是救急

從目前政府救助遭到自然災害農產品的定位加以觀察,依據農業主管部門歷年現金救助資料統計顯示,其金額占農民災害損失的比率僅有27%,相對農民自行承擔災害損占比則是高達73%。

再者,目前農民將農產品投入農業保險之項目及比率偏低,此對遭到自然災害農民而言,其實難以有效發揮填補災害損失和救窮功能。

顯然,目前政治理農業思維,與府過去所主張建立的「韌性農業」之理想,似乎背道而馳。政府若要國內菜價能夠穩定維持合理區間,必須研擬更具體有效的治理策略。也就是說,與其採取「治標」利用現金救助或啟動保證價格收購等救急作法,不如透過「治本」落實協助農民、廠商、店家及民眾等救窮作法,達到多贏目的。

完善供應體系,才能治本

經常性的災害,因為頻率多,所以不難找出它的規律;因為通訊、物流和大數據的進步,政府更應結合產學界找出提早準備和及時因應解方。

整體而言,面對全球日益劇烈已無法避免的極端氣候威脅,以及其所衍生的自然災害嚴重衝擊農業生存環境,造成農產品價格無端飆漲,進而波及民眾日常生活之下,希望政府農業主管部門在避免農民遭到自然災害損失政策上,除了滾動檢討精進從2017年起開辦的農業保險制度,提高農民投保比率之外,與其消極被動處理農民災害損失,不如積極主動規劃一套較完善的緊急因應措施,進而建立穩定、合理供應農產品體系,顯得格外重要。

至於在穩定、合理供應國內市場需求緊急因應措施上包括:針對較可能減少供應之農產品項目,增加救助金額協助農民復耕休耕農地;訂定核心農產品項目價格合理區間,充分供應民眾需求;預估部分農產品項目價格於可能飆漲前,採取行政命令免除關稅要求貿易公司緊急進口等作法。唯有如此,始能減少市場菜價聞風遇雨飆漲。

《合勤講堂》針對國家、社會和經濟等公共議題,邀集專家學者提出理性和感性兼具的解方,以期國泰民安、社會祥和。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