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或留?外資撤離大陸金額創新高 但「分手」卻很難

福特汽車與大陸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合作。圖/取自新浪網
福特汽車與大陸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合作。圖/取自新浪網

隨著中國大陸經濟放緩,以及與美國的貿易、科技戰加劇,外資撤離大陸金額創新高。今年8月,根據大陸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數據,大陸4至6月國際收支平衡表中的直接投資負債減少近150億美元,今年1-6月減少約50億美元,不過落實在具體層面,包含福特汽車、蘋果等美國跨國公司,若真的要跟大陸供應鏈與市場「分手」,其實面臨兩難。 

面對陸企在技術方面迎頭趕上,這些跨國公司若想繼續留在利潤豐厚的大陸市場,或有將將寶貴的知識產權交到對方頭上的風險、付出巨大代價,也可能夾在中、美國政府角力下,兩面不是人。

本月初,商業情報公司「戰略風險」(Strategy Risks)分析稱,在市值排名前250的美國上市公司中,福特汽車在面對中國大陸的風險方面排名第一、蘋果排第三,比排在第四的特斯拉要高。這也使得外界會特別觀察福特汽車、蘋果如何把握與陸企的「亦敵亦友」關係。

福特汽車執行長法利(Jim Farley)被認為在面對中國問題上採取「中間路線」,因為福特一方面接受美國政府補貼、在密西根州生產電池,但也從中國大陸最大的電動汽車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獲得電池技術許可,目前,法利的最新策略是,在洛杉磯地區建立一個設計全新電動車的新機構,這些電動車將以新電池為基礎。

至於蘋果,雖然想降低零組件對總部設在中國大陸承包商的依賴,但進展緩慢。《日經亞洲》4月報導,2023年蘋果還增加了來自大陸的供應商、零組件使用,反而減少了來自台灣、美國、日本和韓國供應商。3月蘋果還表示,上海的一個研究中心正在擴建,並在香港附近的科技中心深圳開設一個新實驗室。

這些跨國巨頭企業都面臨著同樣的兩難:既擔心過度依賴中國大陸,又擔心如果退出將失去競爭力。特別如果在中國大陸與美國緊張局勢加劇的話,同時在兩地市場做生意的公司面臨的壓力只會增加。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