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盟友都擔心川普當選美國總統,但大陸卻有不同的戰略考量。南京大學國關學院准聘副教授周文星指出,從川普近期發表的涉陸及涉台言論看,特別是7月點名台灣要交保護費,川普第二任可能再次用台灣問題與大陸政府達成「大交易」(grand bargain)。
周文星在提交給「美國選舉、管控風險—2024台海戰略推演」的論文《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結果對台海局勢的影響》中指出,對美國的歐洲及亞洲盟友而言,川普再次當選美國總統,意味著挑戰而非機遇,但對於大陸來說,川普的重商主義與交易型執政風格,卻是機遇與挑戰並存。
周文星指出,因為川普關心的是中美經貿議題,中方關心的是台灣問題,而川普在第一任就曾公開表示,要拿台灣問題與中方交易經貿協議,7月,他又點名台灣要交保護費,再次展現「大交易」的可能性;最直接的原因是川普熱衷於交易,其次,川普根本不關心台灣,他曾把台灣比作「筆尖」而將大陸比作「桌面」。
而觀察川普是否會拿台灣跟大陸交易的指標,周文星認為,要看那些保守派或鷹派勢力是否受到川普重用,而且,別忘了,美國戰略界也長期存在「棄台派」,主張美國應與中國達成交易並退出台海事務;因此,當川普認為中美將在其關心的議題上達成交易時,仍有可能會在台灣問題上做出相當的讓步。
不過,川普第二任想拿台灣跟大陸交易,也面臨不少挑戰,周文星指出,首先,美國建制派和主流戰略學界反對在台灣問題上做交易,例如,2016年底,當川普提出要拿美國對台政策與中國政府交易時,就遭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等建制派人士否定,而且還引起以美國在台協會前理事主席、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卜睿哲為代表的戰略界人士抨擊。
周文星表示,中國政府不會在台灣問題上做交易,就像歐巴馬當時回應川普時說的,中國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不可能在台灣問題上與任何國家進行交易;大陸外交部和國台辦也多次表明,一個中國原則是不可交易的基本準則。
與此同時,周文星也提醒,川普第二任的對台政策仍充滿高度不確定性,「棄台」和全面「武裝台灣」兩個極端政策選項,都有可能成為川普處理對陸政策的籌碼。
周文星指出,中美競爭大於合作的這一基本趨勢對民進黨當局較為有利,但也不排除,若賴清德執意推動激進的法理台獨進程,美國兩黨會出面阻攔,甚至可能再次出現中美攜手管控台海危機的歷史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