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民調:國會改革法釋憲判決4成3不接受 憲法法庭權威性折損

立法院會5月28日續審國會職權修法相關法案,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傅崐萁(中)等人手一條黑布,喊「掀開黑布,拒絕黑箱」、「反貪腐,查弊案」,「國會改革,還權於民」等口號。圖/中央社
立法院會5月28日續審國會職權修法相關法案,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傅崐萁(中)等人手一條黑布,喊「掀開黑布,拒絕黑箱」、「反貪腐,查弊案」,「國會改革,還權於民」等口號。圖/中央社

10月25日憲法法庭對國會改革法的釋憲判決,可說是讓藍白上個會期的努力全部付諸流水,不過民意怎麼看?台灣民意基金會今天(18日)發表「國人對『國會改革立法』釋憲結果的態度」民調,發現有4成3民眾不接受釋憲結果,僅3成1接受,不接受者比能接受者多12個百分點。該民調並解釋,對高度爭議的政治性案件的釋憲,較缺乏權威性與說服力。

國人對國會改革法釋憲結果不接受大於接受者。圖/台灣民意基金會提供

國人對國會改革法釋憲結果不接受大於接受者。圖/台灣民意基金會提供

民調詢問,是否能接受司法院憲法法庭10月25日對「國會改革立法釋憲」做出「部分合憲,部分違憲,但實際上絕大多數國會改革主張都被宣告違憲」的判決?有12.6%非常接受,18.5%還算接受,23%不太接受,20%一點也不接受,13.4%沒意見,12.5%不知道、拒答。換句話說,最新民意顯示,20歲以上台灣人中,3成1可接受憲法法庭「立院職權修法」釋憲判決,4成3不接受,不接受者比能接受者多12個百分點。

基金會指出,這項發現傳達一個重要訊息,那就是,司法院憲法法庭權威正遭遇多數民意的挑戰,未能立即定分止爭,化解朝野政治衝突。這類似2017年同性婚姻釋憲案出爐後的社會氣氛,但因這次釋憲涉及高度政治爭議性問題,後續紛爭將更強烈,更層出不窮。

那麼究竟是誰能接受或不能接受憲法法庭這項釋憲判決?民調顯示,民進黨支持者,4成9接受,3成不接受;國民黨支持者,2成1接受,6成1不接受;民眾黨支持者,2成3接受,6成3不接受;中性選民,2成1接受,3成5不接受,4成4沒意見、不知道。

基金會指出,整體來講,首先,從這次大法官釋憲判決的整體社會反應看,普遍反應不佳,多數不能接受,只有若干群體如20至24歲社會新鮮人、民進黨支持者、軍公教人員、學生及農民呈現多數能接受;除此之外,不分性別、年齡、教育、省籍族群、職業背景、行政區域,都呈現多數不接受這次釋憲判決。

社會多數不接受這次釋憲判決理由不一,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不接受「部分合憲,部分不合憲」,另一種是不接受「絕大多數國會改革主張都被宣告違憲」。前者主要來自綠營支持者,後者主要來自藍營支持者。前者傾向認為藍白聯手推動立院職權修法,從過程到結果「全部違憲」,後者傾向認為「絕大多數國會改革主張都合憲」。這就是為什麼民進黨支持者中有3成不接受這次釋憲判決,台南市與高雄市也多數不接受的原因。

基金會指出,台灣社會對過去7年司法院大法官所做出全國矚目的3大釋憲案判決的反應,根據基金會民調,社會接受度最高的是「死刑釋憲」4成7、其次是「同性婚姻釋憲案」4成3,第三是「立院職權修法釋憲案」3成1。可見,司法院大法官釋憲對社會性案件,即便是高度爭議的同性婚姻或廢死,較具有說服力與權威性,但對高度爭議的政治性案件的釋憲則較缺乏權威性與說服力。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