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預算爭議,法國極右派與左翼國會議員4日聯手通過歷史性的不信任投票,迫使法國總理巴尼耶(Michel Barnier)及其內閣成員辭職,這是自1962年以來的首次。國民議會以331票通過此動議,超過所需的最低票數288票。保守派的巴尼耶9月才上任,他成為法國現代史上任期最短的總理。
綜合路透、美聯社報導,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堅稱,他將履行至2027年的剩餘任期。然而,今年7月的立法選舉導致的懸峙國會,他必須第二度任命新的總理。馬克宏辦公室稱,馬克宏將於5日晚上向法國人民發表談話,但未提供詳細內容。預計巴尼耶將於當天上午遞交辭呈。
巴尼耶在表決前的最後一次演說中說:「我可以告訴各位,能以尊嚴服務於法國及其人民,始終是我的一份榮耀。這項不信任動議……我確信,它將使一切變得更加嚴峻且艱難。」
巴尼耶2日援引憲法條款,不經國會表決,強行通過作為預算案一部分的「社會保障融資法案」,觸發這次關鍵的不信任投票。法國下議院國民議會內部分裂嚴重,無任何單一政黨擁有多數席次。議會形成左中右政黨三分天下的割據局面,包括馬克宏的中間派盟友、左翼聯盟「新人民陣線」(New Popular Front),以及極右派「國民聯盟」(National Rally)。兩個經常對立的陣營此刻聯手,指責巴尼耶實施緊縮政策,未能滿足法國民眾需求。
自62年前總理龐畢度(Georges Pompidou)因不信任下台,法國政府從未在不信任投票中失利。馬克宏6月召開的臨時選舉引發這場危機,選舉結果帶來一個分裂的議會。
在投票結束後的電視訪問中,「國民聯盟」領袖勒龐(Marine Le Pen)指出:「我們必須作出抉擇,而我們的抉擇是保護法國人民」免受「有害」預算案的影響。勒龐還指責馬克宏對當前局勢「負有重大責任」,她說:「對總統的壓力將越來越大,辭職與否取決於他自己。」
在投票前,左翼議員科克雷爾(Eric Coquerel)在國民議會呼籲政府「不要假裝燈光會熄滅」,提及可能根據今年的稅收規則通過緊急法律,自1月1日起徵稅。科克雷爾說:「這項特別法律將防止政府停擺。它將使我們透過把預算延後幾周來渡過年底。」
路透報導,消息人士表示,馬克宏計劃儘速任命新總理,其中一名消息人士透露,馬克宏希望在巴黎聖母院重開儀式前宣布人選。但任何新總理都將面臨與巴尼耶相同的挑戰,包括如何在分裂的國會中通過2025年預算等法案。馬克宏的對手也可能一再否決其任命的總理。
根據法國媒體報導,馬克宏在本周稍早出訪沙烏地阿拉伯回程途中表示,關於他可能辭職的討論是「幻想式政治」。馬克宏說:「我在這裡,是因為法國人民兩次選擇了我。」馬克宏說。他還引述說:「我們不應該用這種事來嚇唬人民。我們有一個強勁的經濟。」
儘管法國不會面臨類似美國那樣的政府停擺風險,但政治不穩可能會造成金融市場恐慌。法國受到歐盟壓力,需減少龐大的債務。今年法國的預算赤字預計將達國內生產總值的6%,分析師表示,如果沒有重大調整,明年可能推升至7%。政治不穩定可能推高法國的利率,進一步加重債務負擔。
此外,法國的政治動盪也將進一步削弱已因德國聯合政府崩潰而搖搖欲墜的歐盟,並影響法國對烏克蘭的支持。同時距美國當選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返回白宮僅剩數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