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評論】賴清德繞路外交    中華民國繞不見了

賴清德總統「繁榮南島 智慧永續」之旅過境關島,5日在關島總督古蕾露陪同下,參訪議會並上台致詞。圖/中央社
賴清德總統「繁榮南島 智慧永續」之旅過境關島,5日在關島總督古蕾露陪同下,參訪議會並上台致詞。圖/中央社

黃奎博/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系教授

「務實台獨工作者」賴清德宣誓就任中華民國總統後,歷經些許波折,終於在11月30日下午出發進行為期7天的「繁榮南島,智慧永續」之旅。

這趟是賴清德首次以國家元首身分出訪馬紹爾群島、吐瓦魯、帛琉等碩果僅存的3個南太平洋邦交國,而且循蔡英文的前例,以「繞路外交」的方式過境美國兩個外島:夏威夷(州)和關島(領地)。為什麼稱「繞路外交」?因為中華民國目前在南太僅存的三個邦交國,都比夏威夷距臺灣近很多,所以與其說「過境外交」還不如說「繞路外交」。」

值得注意的是,賴清德在美國外島的「繞路外交」若不方便公開講或寫中華民國,或情有可原,吾人也不會苛求,但在3個邦交國這些賴清德應該可以名正言順、大聲地說出中華民國的地方,「中華民國」卻仍幾乎消失了。

中華民國國情特殊,自1949年底撤退至台澎金馬地區,與中國大陸當局的政治及法理糾葛不斷,所以在有些場合以「中華民國」、「臺灣」交互使用,無可厚非。但在正式外交或具法律主權意涵的場合,該用正式國名就要用正式國名,尤其是宣誓「遵守憲法、盡忠職務」的中華民國總統及其統領的文武百官更該如此。

檢視一下賴清德此行發言所得的合理懷疑是:趁外交出訪彰顯自認的「臺灣」國家地位,或者在外交出訪中心中沒有中華民國。

賴清德在訪問馬紹爾群島時以中文說:「感謝馬紹爾群島政府對中華民國臺灣的重視和支持」,然「中華民國臺灣」和中華民國並不相同,前者是蔡英文主政下才出現的政治名詞。另外,賴也說「臺灣和馬紹爾群島都是海洋國家」、「馬紹爾群島國會和政府都大力支持臺灣的國際參與」。在臨走前,賴清德還在機場正體和簡體中文並用寫下「連結海洋民主、携手貢献世界」,還署名「Ching-te Lai 賴清德 Taiwan」,讓外國人只見臺灣賴清德,不見中華民國總統賴清德。

中華民國駐馬紹爾群島的臉書專頁寫的則是:中華民國(臺灣)駐馬紹爾群島共和國大使館 Taiwan in Marshall Islands」,英文已徹底台獨化了,中華民國主權地位被自我貶低。 

馬英九總統任內,他在馬紹爾的致詞也偶爾會用到臺灣,但在指涉國家時,他會用「馬紹爾群島共和國與中華民國都是愛好自由、民主與和平的國家」。

賴清德到了吐瓦魯,他說「臺灣與吐瓦魯是兄弟之邦」。中華民國駐當地大使館的臉書雖有「Embassy of the R.O.C. (Taiwan) in Tuvalu 中華民國(臺灣)駐吐瓦魯國大使館」,但也用英文寫出「Taiwan in Tuvalu」,非常突兀。

馬英九去訪時,用的是「吐瓦魯是中華民國在太平洋地區最早建立外交關係的邦交國,1979年就已建立邦誼」、「中華民國已是個經濟發達的國家」、「中華民國與吐瓦魯政府在各項領域密切合作」。

賴清德在帛琉,他說的是「今年是帛琉獨立30週年,也是臺灣跟帛琉建交25週年」、「感謝惠恕仁總統,…多次公開或私下為臺灣發聲」。馬英九去訪時則是說「中華民國政府將積極推動『南島民族交流計畫』」。

至於中華民國駐帛琉大使館臉書,上面是「中華民國駐帛琉大使館 Embassy of the ROC Taiwan in Palau」,其中「ROC Taiwan」就是「中華民國臺灣」,並非較常見的「ROC (Taiwan)」,中華民國主權地位再次被自貶。

其實中華民國總統在邦交國不用正式國名,而且在蔡政府時代還雷厲風行地要求駐外館處把公開名稱逐漸臺灣化或技術性臺灣化,常任文官豈敢不從?再加上這些受援贈的邦交國,幾乎都會接受臺灣官方的建議,或者看風向辦事,「你們想要我怎麼稱呼你,你們告訴我,我會盡量配合」。所以是中共當局和民進黨主政者共同讓「中華民國」在國際間不好用或不常用。古人有云,人必自重而後人重之,真是有道理。

最後還有一個觀察點,就是賴清德7天5夜的訪問,先在夏威夷「繞境」2晚,然後去馬紹爾群島(過夜),飛至吐瓦魯待6小時(不晚餐、不過夜),就轉赴關島過夜,最後飛帛琉(過夜),再回到臺灣。換言之,他在夏威夷和關島待了3天3夜,在中華民國3友邦只待了4天2夜,以天數來說,顯然美國外島絕不輕於南太邦交島國,這樣的外交操作是否得當,見仁見智。

但賴政府始終沒解釋的是,這次去訪適逢我國與吐瓦魯建交45周年,與帛琉建交25周年,而且南太友邦數從馬政府時的6個慘跌至3個,這些重要的事件卻怎麼沒有讓賴清德多花點時間在邦交國身上、表示誠意呢?邦交國政要從心底又怎麼看賴政府這樣的「神操作」呢?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臉書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