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SAMR)9日宣布,對全球半導體龍頭輝達(Nvidia)啟動反壟斷調查,指控輝達涉嫌違反中國《反壟斷法》。此舉被廣泛視為對華府近期針對中國晶片業限制措施的報復行動。
路透報導,市場監管總局的聲明未具體說明這家以人工智慧(AI)與遊戲晶片聞名的美國公司如何違反中國反壟斷法規的細節。聲明指出,該美國晶片製造商還涉嫌違反其在收購以色列晶片設計公司邁絡思(Mellanox)時所作的承諾,這些承諾是中國監管機構於2020年有條件批准該項交易的條款之一。
根據中國市場監管總局網站公告,「因英偉達公司(輝達的中國譯名)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及《市場監管總局關於附加限制性條件批准英偉達公司收購邁絡思科技有限公司股權案反壟斷審查決定的公告》(市場監管總局公告〔2020〕第16號),市場監管總局依法對英偉達公司開展立案調查。」
公告中提到的邁絡思曾是以色列公司,主要從事網路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2020年4月,輝達正式完成對邁絡思收購,交易金額約為69億美元。
路透報導稱,輝達尚未對置評請求立即回應。中國監管機構宣布後,該公司股價在紐約盤前交易中下跌2.2%。
此次反壟斷調查發生在美國上周3年內、第3度對中國半導體產業實施新的限制措施之後。這些措施限制向包括晶片設備製造商在內的140家公司出口產品。隨後,北京迅速反擊,在華府宣布限制措施後不久,中國禁止向美國出口鎵、鍺和銻等關鍵礦物。同一天,中國互聯網協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及中國通信企業協會發聲明稱,美國晶片不可靠,呼籲企業改買國內產品。
輝達是眾多因美中摩擦受波及的公司之一。在先前美國的一輪出口限制中,輝達被禁止向中國出售最先進的AI晶片,迫使其開發符合美國出口管制要求的中國專用版本。在受到限制之前,輝達主導中國AI晶片市場,市佔率超過90%。然而,目前其正面臨來自中國本土競爭對手日益加劇的挑戰,其中,華為是主要勁敵。在截至1月底的會計年度中,中國市場佔輝達收入約17%,低於兩年前的26%。
2020年,輝達成功獲得中國對其收購邁絡思的關鍵批准,儘管當時外界擔心由於美中貿易摩擦,北京可能會阻止這筆交易。中國的批准為輝達及其合併後的中國業務設下多項條件,包括不得進行強制產品捆綁、不合理交易條件、購買限制以及歧視性對待單獨購買產品的客戶。
上一次中國對一家知名外國科技公司發起反壟斷調查是2013年,當時調查對象是美國晶片大廠高通(Qualcomm)的當地子公司,中方指控高通過度收費並濫用其在無線通信標準中的市場地位。高通後來同意支付9.75億美元的罰款,這在當時是中國對企業開出的最大罰款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