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魚豪/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研究生
一、 前言
中華民國憲法自民國36年(1947年)公布以來,已成為塑造政治、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石。民國38年(1949年),隨著國共內戰結束,中華民國政府遷往台灣,繼續運行中華民國憲法並對台灣地區進行治理,成為台灣法律與政治體制的根本依據。儘管面對國際承認與兩岸分治的現實,憲法仍在台灣社會中深深植根,影響兩岸關係的發展。這一歷史過程,不僅塑造台灣的內部政治與法治結構,也為未來兩岸關係的變遷,帶來深刻的啟示。透過剖析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政府、中華民國憲法的內涵與影響,期望能更清晰地理解這一制度,對台灣內部及兩岸互動的多層影響。
二、 中華民國:百年國號的歷史意義
中華民國作為一個政治實體,誕生於1912年,一直是中國近代化與共和制度的象徵。作為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國近代史上,無疑具有無可取代的地位。而在國共內戰失利後敗退至台灣,失去對中國大陸的有效治理。然而,中華民國在台灣延續其政治架構,並形成具體且穩定的治理體系。儘管現今的治權版圖,僅限於台灣、澎湖、金門、馬祖及其周邊外離島地區,只有3.6萬平方公里的大小,但國號仍具有歷史與文化象徵價值。
隨著兩岸分治的持續,中華民國的存在,成為一種不可否認的歷史事實與現實存在。台北、北京兩個政權,在不同地理區域各自治理,形成了「一個中國,兩個政治實體」的特殊格局。這一現象反映歷史遺留問題,也揭示現實政治的複雜性。因此,中華民國既是歷史遺產,也是現實存在。兩岸在認同上雖有分歧,但其歷史意義不容忽視。
三、 中華民國政府:治理實體的現實意義
中華民國政府(以下簡稱台北政府),是有效治理台澎金馬及其周邊地區的執行機構,其治理成就與國際參與令人矚目。基於民主制度的架構,並成功實現經濟繁榮與社會穩定。例如,民國76年戒嚴後的十年,GDP年均增長率達到7.87%,這時期亦被稱為「台灣經濟奇蹟」。同時在國際社會中以「中華台北」等名義參與多項活動,顯示其治理能力的重要性。
值得一提的是,在民國38年至76年(1949年至1987年)的戒嚴時期,台灣的民主發展受到嚴重限制。這段期間內,政治自由和人權狀況不佳,台灣人民長期生活在戒嚴法的管制下,基本權利受到極大限制。政治參與機會有限,異議聲音被壓制,這些歷史背景對台灣社會造成的影響,塑造後續的民主改革路徑。
隨著戒嚴的解除,台灣社會逐漸走向民主化,並在民國85年(1996年)舉行首次直接民選總統選舉(投票率76.04%)。這一關鍵的轉變,不僅促進台灣的政治發展,也為台北政府的治理提供新的動力。
同時,自民國76年11月(1987年),台北政府開放兩岸探親,這一政策極大促進兩岸人民的交流與相互理解。探親政策讓許多破碎的家庭得以重聚,減少歷史與政治造成的隔閡。這不僅有助於增加兩岸間的互信,還促進彼此的經濟與文化交流。實際上,探親政策的開放,標誌著兩岸關係進入一個新的階段,體現務實與人道關懷的精神。
然而,對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以下簡稱北京政府),不承認台北政府的合法性,這一點在法律與認知上形成巨大差異。即便如此,台北政府的運作依然是台灣地區有效治理的基石。如何讓對岸人民認識到台北政府的現實存在,已成為改善兩岸關係的重要課題。需要強調的是,台北政府的存在並非是與北京政府的對立,而是歷史造成的現實分治。這一點不僅反映兩岸的特殊關係,也顯示在複雜政治環境中的務實治理。
由此可知,在兩岸關係中,台灣與大陸在法律認知上的巨大差異,對兩岸交流帶來了困難。北京政府不承認台北政府的合法性,這一點在法律和認知上形成巨大差異,增加了兩岸互信的障礙。此外,台灣在國際社會中的承認問題,以及如何在國際壓力下維持自己的政治和經濟運作,也是台灣面臨的重大挑戰之一。
舉例來說,2010年簽訂的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於2024年5月時公告終止第二批共134項的關稅減讓,顯示兩岸經濟合作減速的趨勢。這種變化從側面反映出兩岸關係,在法律認知與政治現實中,延續的內戰本質。自1949年以來,兩岸尚未正式簽署結束敵對狀態的協議,這一歷史遺留問題延續至今,使兩岸事務更像是一個國家內部的事務。
總之,因意識形態與執政黨派的變化,兩岸關係呈現出截然不同的發展路徑。同時,台灣特殊的地緣政治地位與國際社會的深度介入,也對兩岸互動產生重要的影響。未來如何在法律與現實的矛盾中找到平衡點,將是雙方共同面臨的重大課題。(未完待續)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