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雄/台北商業大學前校長 叡揚資訊顧問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機器人進入家庭與日常生活的願景似乎近在咫尺。人形機器人能夠自動執行家務、照護患者,甚至在未來參與建築與醫療等領域。但這些技術的表象是否真能如同科幻電影所描繪的那般,還是僅僅是一場包裝精美的秀場?
機器人代表了人工智慧的下一個創新領域,因為它們將物理外形因素與先進的決策能力結合起來,彌合了虛擬智慧與現實世界之間的差距。與純虛擬人工智慧系統不同,機器人可以與環境互動、執行任務並適應動態情況,這使得它們能夠解決複雜的現實問題。它們在不斷向周圍環境學習的同時也有自主行動的能力,這使它們能夠處理傳統軟體(有時甚至是人類)難以應付的挑戰。
2024年,特斯拉展示的Optimus機器人吸引了大量關注,該機器人展示了看似自主的行動能力。可惜在許多演示場景中,機器人實際上是透過遠端操作完成任務,不是具備真正的自主決策系統。這樣的現象代表雖然機器人在硬體設計上日益精進,距離要真正實現環境感知、自主思考與行動的目標,仍需克服諸多技術瓶頸。
在人類社會中,信任是各類技術成功普及的關鍵。例如自動駕駛技術之所以尚未大規模普及,正是因為人們對於安全性的信任仍不足。因此機器人能否贏得人類信任,將決定其能否進入家庭和工作場所。未來的家用機器人,不僅在外觀上要接近人類,更要在行為與倫理設定上進行細緻打造,確保機器人的行動符合人類社會的道德與安全標準。
目前大部分的家用機器人只能自主完成約20%的任務,其餘80%仍需仰賴遠端人類操作員進行協助。這種模式雖然在短期內能確保機器人的實用性,但也引發了勞動剝削的疑慮。過去OpenAI在肯亞雇用勞工以低廉薪資處理敏感AI訓練資料的事件,便顯示了人工智慧領域隱藏的倫理挑戰。如果未來家用機器人需要依賴發展中國家的遠端操作員,這種新的「勞動模式」是否會重蹈覆轍,值得深思。
電影動畫裡面的卡通角色是設計機器人的很好參考,因裡面的各種人物或動物都非常具有吸引力與親和力,未來機器人設計應參考其特性,製造出一種「既非完全人類,也非完全機器」的特質,因為完全像人類無法區分時,人類對機器人會有恐懼感;若完全是機器,人類也無法建立情感連結。這種方式或許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人類對機器人的排斥感,並逐漸培養出信任感。
機器人技術的發展已進入一個關鍵轉折點,從外觀設計到實際功能,每一步都關乎人類對其的接受度。科技公司需要不僅關注技術突破,更需投入大量資源在倫理設計與信任建立上。此外政府與相關機構應加強監管與標準制定,確保機器人的發展符合社會的價值觀與道德底線。
最終人類對機器人的信任將決定這項技術能走多遠,未來的機器人或許不僅是冷冰冰的工具,而是成為家庭中的夥伴、工作的助理,甚至是人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