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怕川普2.0  台灣應勇敢提出符合台灣利益的需求 

由王作榮、范馨香文教基金會贊助,全國商總、偉龍開發、東吳大學全球華商研究中心等聯合主辦的「川普第二任的經貿大變局」研討會27日登場。圖/記者簡立欣攝
由王作榮、范馨香文教基金會贊助,全國商總、偉龍開發、東吳大學全球華商研究中心等聯合主辦的「川普第二任的經貿大變局」研討會27日登場。圖/記者簡立欣攝

由王作榮、范馨香文教基金會贊助,全國商總、偉龍開發、東吳大學全球華商研究中心等聯合主辦的「川普第二任的經貿大變局」研討會今天(27日)登場,與會學者關切川普上台後的世界局勢,並建議台灣必須勇敢向美國提出更多符合台灣利益的需求,「講了不一定有效,但不講一定沒效」。

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連賢明表示,川普競選政見是對內降低稅負、對外提高關稅,一般預料通膨怪獸恐怕會捲土重來;雖然美國公債短期不會出現大幅拋售,但長期恐衝擊企業與政府的融資能力,影響經濟表現與景氣發展;國際稅改合作恐「拜規川不隨」,各國重返租稅競爭老路;川普2.0擴張性財政政策迫使其他國家競相仿照,重啟國際間惡性租稅競爭風潮的憂慮,以及關稅競賽與保護主義,也將影響外人直接投資的布局意願;美中貿易衝突將愈演愈烈,台美租稅協定進程也將延後。

中華經濟研究院主任劉大年表示,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告訴大家,經濟主導選戰、內政決定結果;民主黨賀錦麗之敗,再次驗證「經濟不好就無法繼續執政」的美國總統選舉鐵律;川普在鄉村、藍領、低學歷、年老族群的優勢擴大,2025年川普將治理更加兩極化的美國。

劉大年說,川普的政策首先就是「全世界都虧欠美國,中國大陸欠最多」,對外加稅、對內減稅;另外,川普跟拜登不同的是,他不支持近岸外包、不容忍貿易赤字上升、不支持補貼政策、不支持對外結盟、不相信氣候變遷,並深信以關稅搭配國內減稅,可讓產業回流美國,最後讓供應鏈再次重組,抵銷通膨等負面效果。

劉大年指出,美中看待兩岸關係有很大差異,對北京而言,一中政策優位於兩岸和平,是最優先及最高的指導原則;但華盛頓認為一中政策是維繫兩岸和平的重要基礎,一中政策和兩岸和平是相輔相成。

劉大年認為,保美與保台不至於發生牴觸,但利益及目標絕非一致,台灣需特別認清美中對抗的本質,美國最終目的是「保美」;台灣應建構因應川普新政的談判策略,對於川普諸多言行包括要加徵關稅、說「台灣搶走美國半導體生意」、對回流美國策略的堅持,「台灣須交保護費」、「台灣國防支出須提高到GDP10%」等,台灣必須勇敢向美國提出更多符合台灣利益的需求,講了不一定有效,但不講一定沒效。

由王作榮、范馨香文教基金會贊助,全國商總、偉龍開發、東吳大學全球華商研究中心等聯合主辦的「川普第二任的經貿大變局」研討會27日登場。圖/記者簡立欣攝

由王作榮、范馨香文教基金會贊助,全國商總、偉龍開發、東吳大學全球華商研究中心等聯合主辦的「川普第二任的經貿大變局」研討會27日登場。圖/記者簡立欣攝

台灣經濟研究院九所所長譚瑾瑜表示,川普競選經貿政策是「讓美國再次偉大」,產業關鍵字就是能源、AI、太空、汽車、關鍵供應鏈回流、超級製造大國等。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川普政府將發展石化產業、降低通膨風險;發展人工智慧、限制中國大陸獲取高階AI晶片;發展太空產業、爭取6G制空權;重振汽車產業;關鍵供應鏈回流;成為製造超級大國。

台大國企系副教授盧信昌表示,川普2.0的勞動政策首先就是驅逐移民,「這不是美國第一次做這種事,140年前美國排華法案、二戰期間太平洋戰爭,美國都曾驅逐移民!」且川普的反移民政策是有民意基礎的。一個很可怕的數據是美國新增選民約1400萬人,約2/3都是投川普,這表示民主黨代表的所謂進步價值將逐漸消散。

台灣經濟研究院六所所長吳孟道表示,川普2.0下的通膨問題不容小覷;另外Fed降息循環加速的兩大觀察重點,包括明年經濟是否硬著陸,以及每次衰退會伴隨大量失業。吳孟道也觀察川普第一任期美元起伏,川普一直希望美元稍稍弱勢以有助出口,但其實川普第一任期開始和結束時美元起伏差不多。他認為川普短期可以助攻美元,但長期趨勢還是得回歸基本面,川普上任前美元有望盤間整理,上任後留意利多出盡。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