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檢偵辦京華城、政治獻金案,26日以涉嫌收賄、圖利、侵占、背信等罪起訴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共28年6個月徒刑。TPOC台灣議題研究中心透過QuickseeK快析輿情資料庫,蒐集11月27日至12月26日之間柯文哲的網路輿情數據,調查結果顯示,近1個月與柯文哲相關的每日平均聲量均超過萬則,26日柯文哲被起訴當天,聲量衝高至超過15.1萬則最高峰。
另外,進一步分析在北檢起訴柯文哲後的數小時之內,網路相關留言內容,各討論面向的聲量大小,由高至低依序為,「認為金流證據不足」言論聲量占比最高,在高聲量的討論面向中占總聲量的24.02%、「批評台灣司法不公」占比14.32%居次,即近4成聲量質疑司法公正性。
同時,也有網友嘲諷柯文哲隨行助理「橘子」許芷瑜應快點回來救柯,相關言論占比11.47%,位居第3。
其它熱門言論還有,「表示國民黨舉發得好」占比7.88%,「討論起訴書內容」占比6.47%;「批評民眾黨是貪污黨」占比6.19%,「討論政治獻金相關議題」占比5.84%,「出言嘲諷小草」占比4.96%,「認為『詐騙集團』刑責過輕」占比4.92%,「認為柯被政治迫害」占比4.89%,「批評執政黨打壓政敵」占比4.68%,「認為殺人犯都沒判那麼重」占比4.36%。
TPOC輿情調查分析指,整體而言,許多網友質疑司法公正性,約有4成的留言聲量都圍繞在「質疑金流證據」與「批評司法不公」的話題討論,反映網友們在看待柯案時,對司法的可信任程度存在疑慮。
另外,由於柯文哲被起訴,無疑也重創民眾黨形象,約有將近25%的留言聲量對民眾黨或其支持者們表達負面看法,包括各種嘲諷及批評,另外也有約1成聲量認為柯文哲案是執政黨打壓政敵、政治迫害的手段,將其視為綠白政治鬥爭的結果。
從網路數據觀察初步發現,目前仍有大量輿論聚焦質疑司法公正性,北檢或需適度回應民眾質疑,以維護司法公信力,並兼顧民眾的知情權。
◎《梅花新聞網》提醒您:未經判決確定,應推定為無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