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筆室/梅花媒體集團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提名柯伯吉出任主管政策國防次長,台北第一時間反應他是華府聲量最大的抗中鷹派,忽略了這項任命代表了美國對台灣安全轉向有條件承諾,不會保護無法自我防禦的台灣,再加上兩岸軍力失衡只會更趨惡化,赤裸裸揭露民進黨一味迷信的聯美抗中、民主保護傘已無法因應川普2.0。
柯伯吉在川普第一任總統期間擔任國防部副助理部長,這次打進國防決策核心並不令人感到意外,他強力批判拜登政府戰略錯誤,強調美國真正的威脅來自中國,而非俄羅斯,應將投入烏克蘭戰場的武器彈藥等資源,提供台灣加強防衛,這似乎契合民進黨的期望,但柯伯吉對台灣的國防準備與輕率態度從不假辭色,更不會高喊對台灣承諾堅若磐石的政治口號。
他於4月在《台北時報》發表專文,從三個面向批判台灣的國防策略極為不智及缺乏確實根據:針對保護人民與威懾中共,台灣自以為已經做了很多;認定中共不會攻打台灣;以及即使防衛缺乏準備,永遠可依賴美國救援,等同全面否定了民進黨政府的國安思維與戰略基礎。
台灣重要 但非美國生存利益
面對兩岸軍力龐大差距,柯伯吉指出,台灣國防預算佔國內生產毛額(GDP)的5%不過是底線,若安全與自主權受到威脅,增加到10%也不為過;至於美國的協防,柯伯吉表示,台灣是美國的重要戰略利益,但不是「生存利益」,美國有強大利益防衛台灣,但沒有台灣也可生存。
台灣領導人輕忽中國威脅及自我防衛尤其令柯伯吉憂慮,他說,美國必須要全力快速協助台灣獲得充分的武器系統,但台灣領導人卻置自身安全於不顧,呼籲美國將關鍵武器、國防工業基礎及金錢用於烏克蘭,甚至辯稱「防衛烏克蘭也是防衛台灣」。
在美國總統大選期間,柯伯吉經常在x平台及媒體強調,美國聚焦如何防止中共成為區域霸權,台灣固然重要,美國對台灣的支持不是空白保證,協防的前提是台灣可以防衛,符合美國的「成本效益」,美國人不會無謂犧牲自己的子女。
他進一步主張,華盛頓應避免不必要的挑釁中共「核心議題」,太多的保證、再保證使台灣人以為無論如何,美國最後都會伸出援手,但所有的意見調查、包括支持台灣的鷹派人士都顯示,支持美國不惜為台灣與中國交戰的聲音遠比台北聽到要薄弱。
民主黨執政,不在其位的柯伯吉對美國政策影響有限,「類棄台論」甚至引起刻意討好、迎合川普的批判,現在川普欽點,並肯定他是一位受到尊敬的「美國優先外交與國防政策倡議者」,象徵了從戰略思維到政策面,宣示了美國對台策略的新方向。
美國新舊政府外交政策的最大檢驗點之一就是台灣議題,國務卿布林肯與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最近頻頻曝光,訴求的亮點就是台灣問題,布林肯指出,中共常說台灣是他們的事,與他國無關,「世界已經說不,這(台灣)是我們的事」,就是在形塑維護台灣安全及台海和平穩定是拜登政府的重大外交建樹。
但我們也可預期,川普上任後,美台關係空前友好、美國支持堅若磐石、雙方理念價值一致等政治語言將成絕響,取而代之的是以美國優先、讓美國再次偉大為目標的對台政策。川普公開表示台灣要為國防付保護費,必須大幅增加國防支出,甚至揚言,美中聯手可以解決世界上任何問題,無形中對台灣安全構成沈重壓力。
兩岸軍力懸殊 備戰難以止戰避戰
川普政府對台安全承諾將更趨模糊,台灣面臨的中共軍事威脅卻持續上升,賴清德總統強調「和平必須靠實力,要透過備戰達到避戰與和平」看似合乎邏輯,也符合川普的論調,但許多軍事權威指出,以當前兩岸軍力結構以及中共國防預算是台灣的16倍來看,兩岸軍力只會更趨懸殊,從軍事角度分析,以備戰來止戰、避戰並不適用台海安全形勢,如何緩和兩岸緊張情勢,降低敵意才是正道。
前總統馬英九就警告,川普即將上任,兩岸關係更需要維持和平穩定,賴清德應儘速調整兩岸政策,放棄「抗中害台」走不通的路,讓兩岸重回和平發展的大道,但今天賴政府顯然更熱衷內部朝野惡鬥,無視台灣安全已面臨空前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