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佩怡/國立金門大學國際暨大陸事務學系主任
川普即將上台,對外戰略也陸續提出。而美國作為世界最大強權,也最有實力影響國際局勢,我們勢必需要對這位未來的美國總統多點瞭解,尤其是他的意識形態、行為模式,會對國際環境造成何種影響。
川普被媒體稱為「非典型政治人物」,主要原因在於他未受美國長期政治制度洗禮,除前一次擔任總統外,沒有其他政治職務經驗,不夠瞭解、也不願受到既有的政治規範所約束。而更重要的是,他的個性與他在職場上的訓練與經驗,衝擊了現有的政治文化與運作方式。從他第一任總統時期的行為模式,以及此次競選過程的言論,他表現出時而理性,時而強勢,時而有賭徒的情緒賭性。也因此,川普的行為模式比起歷任美國總統較難掌握。他的難以掌握,不僅讓北京陷入頗為困難的觀察與研判;對西方盟國來說,也是如此。譬如,最近的格陵蘭事件。
川普言論打破「民主和平論」?
當川普表示「不排除武力取得丹麥所屬自治區格陵蘭」,這在以往,不可能會是由一個領導西方世界的國家領袖所提出的,而川普卻無視盟國利益地提出了;其次,這個言論可能打破「民主和平論」,也就是民主國家會透過談判,而非戰爭方式,來解決彼此的矛盾。
川普的「非建制」特性,除了來自於他的個性外,也號稱與俄羅斯及中國大陸有關。他在表示欲退出《中程核武INF條約》、《巴黎協定》、《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甚至WTO、TPP等國際協議與組織時,往往指責是因為俄羅斯與中國大陸未依既有規範與協議,所以美國也無須遵守。在他的競選過程中,這個說法尤獲得選民支持,民主黨的建制主張,反成了選民質疑的對象。而川普的這種主張,相當符合希伯來傳統教義「以眼還眼」(An eye for an eye)的同態復仇理念。「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也是博弈論的一種策略,這種策略雖然簡單,但有時卻也非常有效,被認為是解決囚徒困境的最佳策略之一。
他的同態復仇理念與其所展現的「右派民粹主義」傾向,具有相當的關聯性,許多民眾貼近而且歡迎這種論調,認為這才是符合社會正義的主張,「正當性」因而被建立了。
未來將出現高度個別性的國際體系
但是,當美國走向民粹,其他國家也會走向民粹。我們看到法國、德國、英國、義大利都出現了類似主張。而當川普揚言,加拿大應該成為美國的「第51州」、墨西哥灣應重新命名為「美國灣」(Gulf of America)、墨西哥灣是屬於美國的;以及,美國必須控制巴拿馬運河和格陵蘭。想必加拿大、墨西哥、丹麥、巴拿馬各國,也會走向以民粹來對抗美國。其結果,便是出現西方陣營內部的對抗性。以前的國際結構是聯盟、陣營之間的對抗,未來有可能打破聯盟、陣營的集團性,而出現高度個別性的國際體系。雖然川普還是指稱,許多作為是基於民主陣營的利益;但未來民主陣營的合作程度可能降低。如果美國持續強調美國國家利益至上,以後便無所謂「忠誠盟友」。
未來各國可能選擇適度地「走自己的路」
而對台灣而言,更值得觀察的,便是日、韓、菲三國。日、韓、菲三國是美國自二戰以來設計針對中國大陸、圍堵共產主義陣營的重要島鏈國家,其戰略包括簽署各項雙邊協議、美日韓三國同盟、以及由日本所發起的QUAD。但川普已對這些國家施加壓力,要求各國增加軍費、增加美軍基地當地國軍費比例、增加關稅、增加對美投資,因而造成雙邊的不穩定。而就目前各國自身局勢來看,日本可能藉著提高軍費、修改憲法,朝向正常國家發展;韓國民眾對美國要求每年支付100億美元的駐韓美軍費用,高度不滿,認為被當作是提款機(Money Machine),而親美的尹錫悅又遭彈劾;菲律賓小馬可仕的親美路線也促使杜特蒂家族與副總統杜特蒂的女兒薩拉的批評,還呼籲他儘快辭職下台。未來日、韓、菲三國不至於與美國脫鉤,但選擇適度地「走自己的路」,卻很有可能。近日石破茂推遲訪美行程,同時再度表達訪中意願,強調與中國領導人建立互信關係相當重要,即可嗅出端倪。
顯見,未來國際規則可能將被美國自己所打破,美國可能會因此失去許多國際事務的主導權,美國與盟邦之間也會產生新的博弈:美國能否提出足以讓大家願意追隨的利益,以及美國是否會提出讓大家害怕因為不追隨而造成的可能損失,尚待觀察;但美國目前動輒以關稅為籌碼,看來仍是美國對這場博弈造成的影響較大。可是,如果未來民主陣營不是因為具有共同的利益與理念而相互結合,而是因為害怕不追隨將造成損失,陣營便不容易出現一致性的決策與行動。我們可以進而推論,未來國際秩序恐怕不是美國說了算!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梅花專論】未來國際秩序不會是美國說了算?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的非典型領導與民粹主義可能衝擊國際秩序。圖/取自Donald J. Trump臉書